温州用市场之手解水污染之困 水乡守好“大水缸”
人民日报记者 赵永平
温州依水而建,全市大小河道1.4万条,河网总长1.8万公里。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在飞云江流域中上游,是温州500多万人的饮用水水源地。温州似乎不会为饮水担忧。
谁能想到,水乡也会闹“水荒”。从2009年到2011年,珊溪水库水质下降,从蓄水之初的一类下降到三类,枯水期还到了四类。“若不治理,再过十年,温州将无水可喝。”浙江省温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王振勇说。
据调查,库区最大的污染来自畜禽养殖,其污染贡献值占62%。“饲养一头猪所排粪便对水环境的污染,相当于6个人造成的环境负担。”王振勇说。
“以前每年‘切一刀’,结果是越‘切’猪越多,养猪场在禁养区拆了,又搬入了限养区。现在实施‘一刀切’,大幅提高补偿标准,鼓励转产转业。”王振勇说。
确保水源地安全,温州市大力开展珊溪水源保护综合整治。2013年,珊溪库区生猪削减到1.66万头,控制在生态环境允许的2.26万头以内,提前3年完成总量削减任务。
同时,温州将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人口搬迁至集雨区以外,新建和改扩建7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300多套农村污水生态化治理工程,推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在水库主要支流、河口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恢复工程。
水源保护综合整治两年来,直接减少入库污染物60%以上,主要入库支流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污染最重的黄坦坑溪水质从劣五类提升为二至三类,蓝藻异常增殖现象基本消失。
从“找钱治水”到“以水养水”
治水源地污染,拆猪圈还不是最难的事。5年间,治污工程、养殖户转产转业要投入16.3亿元,钱从哪里来?
“谁受益、谁分担,谁用水、谁出钱,用好水、多花钱”,温州探索出一条“以水养水”的路子:在供水水价中设立水源保护治理费,通过听证等一系列程序,纳入水价成本。以市公用集团为融资平台,每年整合8000万元财政引导资金,用水源保护治理费收益权作质押,进行贷款融资。
宁少GDP,不染“一缸水”。温州建立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生态补偿挂钩;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考核要求,增加对库区保护的单独考核。
拆了旧猪圈,开辟新生计。温州连续5年,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库区居民转产转业。在文成县巨屿镇来料加工一条街上,库区移民邢美香说,现在做缝纫工,月收入2000元,比以前养猪收入更稳定。
“治污必须突破政策束缚,将水源保护费、生态补偿费纳入城市供水水价成本中。同时合理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对非居民用水户水资源费实行超额累进加价,所得收入用于水源保护和生态补偿。”王振勇呼吁。
珊溪水库,一泓清水波光粼粼,岸边红色大字“金库银库不如珊溪水库”格外醒目。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