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份吕梁CPI温和上涨

29.08.2014  11:29

1—7月份吕梁市CPI同比上涨2.3%,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食品价格上涨3.1%,非食品价格上涨1.9%;工业品价格上涨0.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

一、物价运行走势及特征

(一)CPI走势总体平稳。分月来看,各月同比涨幅基本呈波浪式走势。与往年不同,今年1,2月春节期间并不是1—7月份CPI涨幅最高的月份,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原因,去年2月份是2013年涨幅最高的月份。进入二季度,尽管鲜菜、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以降为主,但受翘尾因素增加影响,CPI涨幅略有扩大。总体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特征明显。

(二)八大类价格六涨一平一跌。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上涨3.1%、1.3%、1.4%、1.2%、5%、1.9%;烟酒类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3%。

(三)服务项目价格对CPI影响加大,食品价格相对减弱。今年1—7月份,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4%,拉动CPI上涨1.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从近年情况观察,全市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对CPI影响程度呈明显扩大态势,助推了CPI各大类价格的上涨,即食品价格对CPI上涨影响有弱化趋势。

(四)食品价格仍是拉动1—7月份CPI上涨的重要因素。与去年同期相比,1—7月份全市食品价格上涨了3.1%,拉动CPI上涨1.05个百分点。其中涨幅较大的种类主要有鲜瓜果、奶及奶制品价格。1—7月份,我市猪肉价格同比平均下降8%,影响总指数回落0.15个百分点。今年1—7月份,猪肉价格经历了连续4个月的低迷和近两个月回升之后,6月份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5月猪肉价格的反弹主要是国家收储冻猪肉效果显现以及端午节需求扩大所致。

(五)我市上半年CPI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低于全省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上涨2.3%,全省上涨2,1%,与其他地市相比处于中游水平。

二、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一)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受粮食、鲜瓜果、奶类等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1—7月份全市食品类价格上涨了3.1%,成为影响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1、粮食价格继续上扬。从2012年8月开始,我市粮食价格呈持续攀升态势。近年来,国家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年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客观上带动了粮食价格持续上涨。1—7月份我市粮食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7%,拉动CPI上涨了0.18个百分点。

2、鲜瓜果价格大幅上涨。1—7月份我市鲜瓜果价格同比平均上涨19.1%,拉动CPI上涨0.54个百分点,是影响CPI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最大因素。进入2014年,我市各地鲜瓜果价格不断上涨,其中苹果、香蕉、梨等水果涨幅最为明显。部分超市苹果和梨的价格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鲜瓜果价格上涨主要是因去年气候影响,产地产量减少,市场货源相对紧俏,供应相对不足所致。

3、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全面上涨。1—7月份我市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同比平均上涨了20.6%,拉动CPI上涨了0.33个百分点。从2013年9月开始,由于奶源紧张、成本上涨,本市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连续上涨。

(二)人工费用刚性上涨带动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主要受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工资成本不断攀升影响,服务项目费用大幅上涨。此外,政府出台的新规也带动了部分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如国家于2013年10月施行新《旅行法》当月,全市旅行社收费涨价达26.7%,成为影响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的直接诱因。

三、对下半年走势的初步判断

近期以来,我国PPI持续低迷,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家经济仍处于产能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状态,使政策调控倾向于适度刺激总需求、增加货币供应的可能性增大。下半年稳定物价仍面临不小压力。

(一)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

第一,核心CPI涨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受需求下降影响,我国PPI月度同比涨幅已经持续多月为负,产能过剩问题仍较为突出,多数制造业生活资料用品供过于求,在CPI中剔除生鲜食品、成品油和居住项中政府定价的水、电、气等资源品价格后的核心CPI涨幅一直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粮食等农产品连年增产,蔬菜、水果栽培技术、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也会较好抑制CPI大幅上涨。

第二,食品价格相对稳定。1—7月份以来,有四个月食品价格环比为负值,是CPI走势稳定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而鲜菜和猪肉价格则是影响食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夏季蔬菜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此外,目前全市生猪存栏量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可以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升。

第三,下半年翘尾因素影响会不断减弱。2014年全年翘尾呈现前低-中高-后低的特点。从7月份开始,翘尾因素会不断走低,下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产生的影响会不断减弱。

(二)支撑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

第一,气候因素的不确定性。极端天气会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进入四季度,天气会逐渐变冷,鲜活食品的流通和供应会对食品价格变动产生不小压力。

第二,货币信贷供应继续加大。近几年,为使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我国累积了推动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2014年4月、6月央行两次实行“定向降准”,政策力度虽然温和,但客观上还是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为物价上涨带来了一定不确定性。

第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一是当前劳动力价格增长较快,从成本和需求两方面促进价格的上涨。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之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五险一金”等权益的保障,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二是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环保意识的增强,土地使用成本、节能减排成本、企业安全生产成本等不断提高,而劳动生产率又难以大幅提升,对产品价格形成了长期的上涨压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物价基础仍不牢固,影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保持物价稳定仍是政府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全年CPI涨幅有望控制在3.0%以内。  (责任编辑:贾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