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选出四百多名公共服务“网格长”
日前,清徐县东于镇东于村数千村民选出了村里的“网格长”。和东于村一样,清徐县全县88个行政村、24个社区选定了400多名“网格长”,6月中下旬接受岗前培训,最早将于7月份上任。
“啥是个‘网格长’?”第一次听说这个新名词,很多村民不明白。村两委干部解释说,“网格长”其实是个大管家,它既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协办员、新农合协办员、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安监员、统计员,也是文化专管员、残疾人专职委员、法制宣传员、纠纷信息员,还是汛情监测员、土地和环保违法违章监督员、社会矫正志愿者。总之,“除了计划生育、护林防火和动物防疫外(涉及国家政策和专业技能),村里的任何事情都能管。”
从今年5月1日起,清徐县88个行政村、24个社区开展“网格长”推荐工作。对于这样一个“长”,群众无法不关心。
那么,为什么要推选产生“网格长”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按照《清徐县网格管理人员整合工作实施方案》所说,此举旨在整合农村(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资源,健全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县综治办有关人员看来,其实就六个字:“利民、惠民、便民。”据介绍,清徐县很早就开始推行基层社会服务网格化管理了,目前村一级有计划生育、安监、医保、法制宣传等13类专管、协管人员。看似每一个项目都是专人专管,但实际上,很多职责是由村两委主要干部兼任的,由于村两委干部本身已有许多事务性工作,因此在上述方面难免会顾此失彼。建立一支“组织结构合理、运行管理规范、人员素质优良、行政效能突出”的基层网格化管理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今年以来,清徐县在坚持现有行政村划分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村、社区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将全县原有网格重新划分,实现每个网格单元之间人口、地域无缝对接,确保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全覆盖。再按照300户以下的行政村每村设一名“网格长”、300户以上的行政村每300户设一名“网格长”的原则,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原则上要本地化、村民化,而且村两委主要干部不得兼任,以使网格管理真正发挥作用。“网格长”不仅要担负起原有13类专管、协管人员的职能,而且还增加了很多内容,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土地和环保违法违章监督、汛情监测等。
目前正在接受岗前培训的400多名“网格长”,让清徐百姓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