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全国看上海 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展开密集调研
3月2日18时许,上海代表团抵达京西宾馆。放下行李,代表们或埋首议案的酝酿书写,或整理会议发言的材料。在他们准备提交的议案和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份调研报告的影子。
一份聚焦去年的市委一号课题——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份聚焦长江经济带建设。两个课题考验代表的调研功夫和功力,也凝聚着代表的心血与洞见。
科创中心建设
要集聚世界一流人才
“因为成果转化有了新制度,原来离开的研发人员又回来了。”作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小组的召集人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感触最深的是张江一家医药公司的变化。
最初,这家公司的制度设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令一些研发人员颇有怨言,“我们是搞原创的,结果得到的收益所占比例很小。”后来,企业设置了相对灵活的激励制度,在科创成果转化方面,研发人员的个人获益比例大大增加。改革很快立竿见影,尝到甜头的研发人员都很有成就感,原来离开公司的一批人又回来了。
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参与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认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就会涉及到创新成果的信息发布、交易、转移转化,也会涉及到如何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这方面,其他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浙江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致力于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和风投项目,完全市场化运作,为企业创新释放了活力、提供了保障。而在深圳,企业和高校之间有非常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制度。”
陈晶莹对杭州的一家民企印象颇深,这家公司致力于开发医院的大病医疗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在短时间内便赢得口碑。“对民企来说,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能立足。”这家公司老板的话让每个参与调研的代表都感同身受,“这对我们上海的企业创新都很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创新成果转化,是我们聚焦的一个点。”陈晶莹说,科创中心建设这个课题很大,所以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关键。按照“大中选小、小中见大”的原则,此次调研聚焦在“创新人才发展”和“创新成果转化”两方面。
调研中,大家始终怀着“立足全国看上海,跳出上海看上海”的眼光,“我们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人才和成果上,而是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把思考问题的角度集中到上海能否汇聚和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能否产出和转化世界一流的成果上面来。这是贯穿这次调研的一条主线。”
记者注意到,在创新人才发展这个切入点上,调研组放眼世界,收集了很多国际案例。从一流人才的全球分布来看,9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95%的图灵奖获得者、88%的菲尔兹奖获得者都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如果不能集聚一大批世界一流人才,就难称得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陈晶莹说,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调研组立足国家层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比如建设面向全球的一流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一流人才信息预测调整机制等。
长江经济带建设
要一盘棋考虑兼顾各方
当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去年在长江上看见集装箱运输船时,感到非常兴奋,“集装箱可以通过长江运到港口,这种江海联运、江铁联运的模式,运输效率能提高不少”。
因此,在调研组提交的《关于重振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提出,集装箱运输已成为长江航运潜力最大、最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运输方式,建议把集装箱船舶标准化作为船型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并大力发展集装箱专业化码头。
自去年年中起,这个由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组成的调研小组,先后在上海、重庆、武汉等多地听取当地委办局,以及专家企业家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并实地考察了重庆—宜昌长江三峡航段的黄金水道和三峡大坝建设情况。
在赴外地调研时,有代表注意到长江航运的一些“瓶颈”——长江上有些跨江大桥,桥面下至水面的高度不足,一些大船过不去。小船确实能过,但船小货物也就装得少,从而影响到航运效率。
还有就是江上的大坝,船舶通过大坝需要一级一级船闸“排队”走,全部走完有时需要耗时数个小时,时间成本不菲。此外,有些大坝的船闸通行能力早已经饱和,很难再挖掘出通行潜力。
各方的利益都要兼顾与平衡,“推动长江航运业振兴要打好组合拳,航运、大桥、水利工程,要一盘棋来考虑”,张兆安认为。
全国人大代表李斌认为,长江流域各省市之间要有联动机制,上下游间按照各自责任做好水域保护、经济合作等,如果孤立来搞的话,效果会不太理想。
在这份“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调研报告中,提出推动长江流域各地区的联防联治。在调研过程中,有代表就发现,在省界上“上游排污、下游取水”的情况很明显,比如,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环境功能是饮用水保护,划定为Ⅱ类,而与之相连的苏浙地区水环境功能是以工农业用水为主,水质目标为Ⅳ类或Ⅴ类。
如何解决上下游水质不同的问题,调研组在报告中提出,建立长江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协调机制,统筹流域内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重大政策。此外,报告还建议建立长江流域补偿机制,上游水质达到或者优于这一水质标准的,下游予以补偿;上游水质劣于这一水质标准的,上游某个区段应予赔偿,“流域经济能稳步发展,都需要建立补偿机制”。(作者:王海燕 洪俊杰)
责任编辑: 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