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老党员白秀章15年绿了7座山    

02.07.2015  13:39
 

          北岳恒山脚下,这几年浓绿如墨,郁郁葱葱。这是原浑源县柴村乡党委书记、退休老党员白秀章率领当地乡亲,从2001年退休开始,连续15年,绿化的七座荒山。
          老白退休时承包了偏远无人问津的“四荒”,带领偏僻山区的留守乡亲,奔上了绿化荒山的新战场。
          塞北山区,十年九旱,资金短缺,浇水困难,植树成活率极低,有不少好心朋友劝他,“我栽了一辈子树,如今不见一棵树,本地人,够个锹柄砍锹柄,够个鞭杆砍鞭杆,乱砍乱伐,你能管住?甭放铜(傻)啦!”
  面对许多善语,老白笑笑,他崇尚少说实干,毅然率领荞麦川村部分群众,在他承包“四荒”50年的7座荒山里,利用春秋两季,自筹资金,年复一年植树造林。老白植树有经验,不搞速战速决、人海战,他贷款18万元上了引水设施,确保每棵初栽树苗喝足水。15年来,在小鹿古崖、杨家坪、贯道坡、磨梁、转弯、南梁、罗泉七座人见人摇头的荒山上,静悄悄打响植树战。栽一片活一片,昔日七座荒山,分别种植落叶松140万株,油松20万株,桃树8万株,杨树1万株,成活率达80%。
  栽树难,护林更难。15个春秋实干,荒山变绿了,养羊养牛的群众也多了,如何化解农林牧三者矛盾,统筹发展,成为老白的最大心结。
  荞麦川村原在册人口287户,661人,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存困难,致富心切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谋生,现留守群众仅有60户,110多人;养羊专业户10户,3500多只羊;养牛2户,55头牛,且都在山上散养,要做到林牧齐发展,老白认为还需要放牧者的自觉性,把他们培养成护林员。他还积极考察脱毒马铃薯,于2013年,帮乡亲们成立了种薯专业合作社,依托亚高山土壤好的独特优势,为全县十多个乡提供马铃薯种子,山区村民增收了,全县各乡受益了,他们配合老白护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高了。
  春末夏初,记者又一次深入浑源大山采访老白,只见老白的挎包里装着两份报告,一份是荞麦川村改河造地工程项目报告,另一份是沙圪坨镇荞麦川村平田整地项目报告。老白认为,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把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拓展延伸势在必行。他认为,首先应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的林地权,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鼓励村民与合作社联营合作造林,要让农民从林业上尽快受益,就要在树种上进行调整,让用材林向经济林转化,要由传统型林业向效益型林业转化,才更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