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洪洞县水利志补》与历史上的洪洞水利
2013年2月15日上午,山西省洪洞县曲亭水库输水洞破裂,发生漏水。漏水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停运。正逢春运返程高峰,漏水导致山西南北交通动脉临时中断。截至目前,大部分村民已回迁,供电、公路、铁路已恢复正常,仅有一名老者因私自回家查看财产损失情况跌入泥中窒息死亡。灾后城建以及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山西省已成立曲亭水库坝体塌陷事故调查组,山西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也派员赶赴临汾,介入事故调查。
曲亭水库是临汾市洪洞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洪洞县曲亭镇吉恒村南部曲亭河上,建于1959年。因为曲亭水库事件,我们自然把目光关注于洪洞。在晋商网站长、山西历史文化书籍收藏爱好者“并州一号”提供的资料中,记者从《洪洞县水利志补》这本古籍中带大家窥探历史上的洪洞水利。
洪洞县名,据考证与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山西大学历史学教授郝树侯认为,洪是大水,洞为疾流,洪洞一词意为大水奔流、水波浩渺。
老人们说,过去的洪洞,城周多水田,城外护城壕深数丈,流水环抱,广种莲藕,每当盛夏便是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景,故有“莲花城”之美称。
曲亭河水源霍泉:洪赵争水油锅捞钱定水份
这是一本不算太古的古籍:《洪洞县水利志补》。它刊印于民国6年(1917年),详细记录了分布在洪洞县境内的41条渠道的历年渠册、水规、水案碑文等文件资料。它还收录了一起由平阳府知府审定的水案,这起水案缘起于康熙四十八年通利渠赵城段,马牧、石止、辛村三村声称拥有“自在使水,永不兴工”的特权,而拒不履行照地亩出夫的事件。
曲亭水库虽然建于1959年11月,但其渊源却可从这本书中寻到踪迹。它的水源主要通过引水渠从沁水和霍泉补给。霍泉源头每小时有四立方米的流量涌出,早在唐贞观年间,霍泉就可浇灌十余万亩田地。
从《洪洞县水利志补》中我们可以发现,霍泉的流经渠主要有:建于唐贞观年的南霍渠,建于宋庆历六年的小霍渠,建于明洪武三十五年的副霍渠,建于宋庆历年间的清泉渠,和建造年代不详的清水渠。“洪境面汾背霍,争水之患亦最剧。”争水时“千百成群,相互斗,罗刀矛执器械,俨然如临大敌,必死相当而后矣”。平时的亲家好友,到争水时,眨眼间就像不认识一样。这时要有胆小不争者,众人便不屑以人视之。“纷纭纠结,变幻百出,经年累月而讼不得解,以此而破其家者,不计其数。”《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两县争泉打架斗殴持续了数百年时间,以至官府多次调解,派兵弹压均难平息。唐贞元年,平阳(今临汾)知府召洪、赵两县县令找人在霍泉水神庙前,架起大油锅一口,掷铜钱十枚于锅底,将锅中油烧沸。再命两县各选壮丁,用手探油锅而捞,捞得几枚钱,便得几份水。两边民众山呼助威,赵城擢拔出的硬汉一下抓出铜钱七枚,为赵城赢得霍泉七份水,但右手、右臂被油炸得焦烂。这位被赵城县视为泽被一方的英雄被建立了“好汉庙”的生祠。
乱象多年,直到孙焕仑来洪洞当了县令,对此更深有体会。他在《洪洞县水利志补》自序中说,山西百姓素以听话闻名中国,而独洪洞赵城二地的百姓称“难治”。他来当县令本是“惴惴然”,可来后断了数百个案子,发现老百姓其实都很质朴,缙绅都很自觉,其实很好治。但一到旱时,争水事发,纯良百姓就变了脸,皆成“恶民”。“难治”之名,相争悲剧,由此而来。
因深感于争水之弊,孙焕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数月来实地勘探,考证碑记,访问老农,详细了解了洪洞四十一渠的历史。洪洞境内两百多村的灌渠四十余条,或源于泉,或引于河,最早的建于唐宋,近些的也建于元明,但渠道的变迁没有具体的史志记载作为依据,因此百姓争水时常各执一词。
孙焕仑花了很多功夫,将所有这些渠道图表绘制成册,将各渠来龙去脉叙述清楚,将这册子带在身上,断案便以此为据,人称“神断”。他因此成了水利专家,各渠的流势走向都讲得一清二楚,并可指导百姓应如何灌溉。
《洪洞县水利志补》编者:文武双全政绩斐然轶事多
这本水利志补的编纂者孙焕仑,是河北玉田人,满族后裔,民国时期的国民党要员,先后任平遥县衙师爷,乐亭、洪洞、阳曲县知事,太原绥靖公署参议官,河北省和山西省民政厅厅长等职,在各地皆有政绩。在洪洞当知县的五年间,他编纂了《洪洞县水利志补》和《洪洞县志》。孙焕仑对河北的禁烟、剪辫放足大力提倡,派出男女检查员,对各地实行检查,并把蓄发缠足的害处编成白话文布告。在他任职的两年多时间,河北省共剪发114万人,放足349万人。
孙焕仑善书法,遗作有《庸斋诗集》,太原人最为熟悉的“双合成”,那牌匾上的三个字,就是孙焕仑题的。他与阎锡山关系密切,阎常派人到柳巷双合成老铺购买郭杜林月饼,孙焕仑就亲笔题写了“双合成”店名,由双合成老铺制成牌匾,一直沿用至今。河北丰润的一所中学至今保留着他亲笔题写的校名。
1958年,孙焕仑病逝于台湾,终年71岁。
孙焕仑的轶事亦颇可读。他很注意推动文化产业。1913年,孙焕仑任河北乐亭知县,以“乐亭皮影有关世道人心之教化”,组织改良社(皮影社)于劝学所,聘张廷荫为社长,按戏曲本删旧撰新,以期化俗移风,藉补教育所不足。1928年,平津一带由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官员掌握,天津特别市的市长人选只能从晋系亲信官员中任命,孙焕仑主动将市长的位置让给南桂馨,不久被任命为河北省民政厅厅长。天津立市后,要废除天津县,将县并入市辖,村民不让,上告反对,警察一来划界,村民就偷着拆界,多次发生冲突。这让主持划界讨论的民政厅厅长孙焕仑颇费心思。
京剧《苏三起解》中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洪洞,苏三监狱因此出了名。直到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有传言说辛亥革命前,孙焕仑任洪洞县知事时,曾把苏三全卷档案窃去卖给了巴黎古董商人。为此孙焕仑还受到专门询问,孙予以否认。
民国7年,阎锡山发现孙焕仑颇有才干,调任阳曲县(太原旧治)任县知事,在任6年,先后创办起新民中学、并州中学、平民中学、三晋中学等学校,到民国14年(1925年),阳曲境内共有中学11所。孙焕仑还主持举办了山西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学生运动会,联合31所学校共481人参加,地点在山西大学校内 (侯家巷)操场。
民国10年(1921年),孙焕仑主持创办了商营公记汽车行,在县城桥头街建起汽车站。首条运营线路是阳曲县城 (太原)-太谷,客运、货运兼营,这为后来太原的汽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孙焕仑还大力推行植树运动。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渠务要事消除隐患保平安
记者获悉,《洪洞县水利志补》至少有四个版本(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版本;1968年台湾成文书局中国方志丛书版本;民国6年(1917年)排印本;199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版本),至今它仍经常被参考和引用于各类水利论文中。
但从本文中,记者更看重的是编者孙焕仑的这句话:“渠务为地方自治最重要事,公共联合,既极巩固,册立规约,又极严明,凡举保之法,用水之程,工作赏罚各端,无不备载。”足以以古鉴今。
据临汾水利网资料,曲亭水库主要水源来源于洪洞县北部霍山下的霍泉和库区雨水,水库正常库容为332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28平方千米,海拔为549米。该水库是一座蓄清拦洪、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中型水库,蓄水量1900万立方米。
因建于1959年,设计标准低,经过数十年的运行,大坝漏水严重,工程设施老化,被水利部鉴定为三类坝,直接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洪洞县及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彻底消除这一隐患,在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曲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经国家、省发改委立项批复,总投资38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00万元,省统筹基建资金、省水利基金960万元,市县自筹940万元,建设工期两年。
2004年10月12日,曲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参加仪式的有临汾市水利局、洪洞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和乡镇,工程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灌区群众等。无可厚非,这是临汾市水利建设的一大盛事。
曲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号称“达到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防洪标准”,但是,未到十年,陡出险情。山西省已经成立了“2·15”坝体坍塌事故调查组,聘请国内知名水利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渠务为地方自治最重要事”,孙焕仑所见,无论加之哪个时期,应无异议。根据《山西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计划投入1000亿元资金,构建“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补水利“短板”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事实上,这些年,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可谓不低,据资料显示,2012年秋冬以来,我省共投入各类农建资金49亿元,修复水毁工程2606处,新修加固堤防623.7千米,新增灌溉面积20.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1.64平方公里。
据统计,全省山洪易发区有71个县,汛期受山洪威胁人口达到988.2万人,超过全省总人口的1/4。如何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始终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2011年发布的山西《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因此提出要实施百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争到“十二五”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防洪与兴利库容,在全国率先实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覆盖。同时,完成列入《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34座大中型水闸的除险加固任务。
这样的投入与举措,无疑是大家的期待,是人民财产安全、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