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月4日下午,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执行主席李洪峰、林华勇、刘汉玲、滕先森、孙运飞、尹衍祥、张甲士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王云鹏、白玉翠、李希信等在主席台就座。
刘汉玲主持会议。
受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林华勇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分为五个部分: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三、紧贴民心,突出重点,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四、保障公平,维护公正,全力推进法治泰安建设;五、优化服务,增强活力,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林华勇说,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泰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依靠广大代表,恪尽职守,积极作为,依法履行各项职权,先后召开7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13项专项工作报告,开展19次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作出19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4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林华勇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着力在理论学习、改进作风、制度保障、实践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进一步增强法治泰安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凝聚共识,树立人大工作品牌,努力适应人大工作新常态;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工作,关注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关注现代服务业发展,抓住依法履职的着力点,把握市委、人大、政府共谋发展的结合点,始终做到与市委合拍、与政府合力;坚持以人为本,把反映民意、保障民生、维护民利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监督的视野更多地向夯实基层医疗网底、关爱残疾人事业、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等民生领域拓展,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强化法律实施监督,强化司法工作监督,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做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坚守者,做依法治市的维护者、推动者;坚持密切联系代表、发挥代表作用,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实现服务保障规范化、代表履职常态化、议案建议督办制度化,提高了代表工作实效。
林华勇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人大工作新规律,围绕富民强市主题,紧扣改革发展主线,突出依法治市重点,强化监督,务实创新,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旭光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他说,2014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争创“公信法院、公信法庭、公信法官”活动,全面加强审执工作和自身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司法水平,着力打造过硬队伍,为推进平安泰安、法治泰安、幸福泰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苏金森作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他说,2014年,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服务和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检察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市政协副主席、担任过正市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副市级领导干部、市政府特邀咨询、市政协特邀咨询、副市级领导干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退下来的领导同志、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退下来的领导同志、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中退下来的副市级领导同志和其他大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在主席台就座。
不是市十六届人大代表的市委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室负责人、市政府组成人员及市政府其他各部门、市高职高专院校主要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市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省以上驻泰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大会副秘书长、秘书处各组负责人和出席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列席了大会。
责任编辑: 夏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