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晒朋友圈时请留意安全

29.02.2016  12:05
 

当心“”多了泄露个人隐私 有些信息应谨慎发布

每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去了哪里、和谁在一起等,拍成照片,附上文字,往微信朋友圈一发,晒晒自己的生活,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吗,这些行为间接泄露了个人的相关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利用,将造成家中或个人财物被盗窃,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人身安全。

在朋友圈晒个人相关信息有何利弊?有什么东西不能晒?如何晒才不会泄露一些重要的信息呢?

经常被晒的有个人出生年月、长跑路程、外出旅游、个人电话号码更改等,还有个人家庭住址、感情生活、度假计划、工作情况等信息,这些内容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直接了解或推论出不少个人信息。

全家福照片要少“”,否则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包括姓名、幼儿园和学校的地址等。上下学路线、上下班路线也要少发。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也不要晒。

对于女性来说,贵重饰品、名牌包等少晒为宜,莫让他人掌握自己单独外出的有关信息。

外出购物、旅游、驾车,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道路堵塞、发生交通事故等。这类信息在不掌握真实情况前不能盲目散布、转发,不然可能会引发恐慌,或被编造成谣言转发、扩散,产生负面效应。

有研究表明,朋友圈越来越成为敏感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为了不成为黑客、骗子、小偷的“业务对象”,你在晒朋友圈的时候要谨慎。

晒地址 烟酒店老板“秀动态”小偷借朋友圈“踩点

案件回放▲▲▲

2月8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刘老板刚回到安徽老家就接到电话,说他在江苏南京开的烟酒店遭了贼,刘老板赶紧回了南京。站在自己的烟酒店门口,刘老板发现店内一片狼藉,所有东西都被翻了个底朝天,刘老板赶忙向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止马营派出所报了警。

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刘老板清点发现,店里丢了25条香烟和一箱酒,粗略估计损失4万元左右。民警本想调取店内监控资料,可刘老板却说,由于过年要回老家,他就把店里的监控都关了。

过年期间很多店铺都关了门,民警很难调取到相关监控,只能等待其他店主开业后再查看相邻店铺的监控资料。2月13日,民警终于调取到了相关监控资料,很快锁定一个抱着箱子的年轻人,这个箱子正是从刘老板的店里偷出来的。

有了这条线索,民警一路追踪,发现嫌疑人到某网吧上网,初步查明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2月15日,民警得到可靠消息说嫌疑人已逃往安徽老家,民警赶到安徽成功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嫌疑人交代,自己因为没钱回家过年才选择了偷窃,下手之前他还进行了一番“调查”。他知道过年期间烟酒店都会囤积不少烟酒,而这些店主有很多是外地人,所以趁着这些外地店主返乡他就能肆无忌惮地作案。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多次以买烟为名和各家店主套近乎,加了他们微信好友。他通过观察这些店主的朋友圈动态,来确认这些外地老板是否回家过年,实在不能确认的就发一条微信询问老板是否在家要去买香烟,不知情的刘老板就这样成了陈某的作案目标。

目前,嫌疑人陈某因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案件分析▲▲▲

朋友圈原本是私密圈,用于朋友之间的交流,但是现在很多人却把朋友圈变成了自己炫耀的工具甚至是“商圈”。一会儿秀个恩爱,一个儿晒个好吃的,很多事都在朋友圈发,殊不知这样会暴露很多个人隐私。

本案中的刘老板就是一个喜欢更新朋友圈动态的人。据民警调查,他每天都喜欢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的动态,还默认微信公布自己的地址,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嫌疑人陈某就是通过朋友圈看到刘老板在年前回了安徽老家,其店里目前空无一人,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嫌疑人陈某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用微信发了信息给刘老板,以进一步确认他的位置,这是一种更“聪明”的踩点方式。

民警支招▲▲▲张鑫(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止马营派出所民警):

时下流行的朋友圈社交,让大家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但是在享受这种方便快捷的网络社交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方面风险来自于自身,比如晒自拍照容易泄露很多身份信息,晒火车票、机票容易泄露个人身份及行踪等。另一方面,朋友圈里会出现一些广告推销信息甚至谣言,各种信息难辨真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相信“朋友”而上了当。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微信设置来规避风险。首先,发送朋友圈信息时,可以设置这些信息是否让全体好友看到,或者限定只有特定人群才能看到,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信息泄露给不法分子。其次,对于朋友圈里的链接、推销等信息不要轻信。最后,尽量多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电子通讯虽然便捷,但是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太过依赖电子通讯工具可能会大大降低自身的社交能力。

晒孩子 朋友圈“晒娃”拉票4岁女儿差点被拐

□宣讲人:王跃欣(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公安局)

打开微信,网上“晒娃”、拉投票现象十分普遍,孩子的才艺表演展示经常可以看到。警方提醒,网上晒孩子照片、拉票要谨慎,否则,很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陌生人叫得出孩子的名字

2月16日19时许,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杨女士正在一家店里美甲,4岁多的女儿则在店门口玩耍。当她做完指甲出来,却发现女儿小露不知道跑去哪里了。杨女士赶紧报警并发动亲戚朋友四处找孩子,大约半小时后,朋友在附近一家餐厅看到孩子。旁边有一个陌生女子,听到有人叫小孩的名字,急忙就跑了。

据小露说,这名青年女子自称是妈妈的老朋友,知道她家住在哪,夸奖她跳舞跳得好,还拿出手机让小露看她自己舞蹈比赛的照片,然后问小露想吃什么。孩子信以为真,就跟着女子去了餐厅。

为什么陌生人会叫得出孩子的名字,甚至有孩子跳舞的照片?“会不会是自己经常‘晒娃’惹的祸?”小露的妈妈是舞蹈老师,性格外向,交际面广,朋友圈里的朋友比较庞杂,走到哪里都喜欢拍照。加上小露长得可爱、舞跳得好,杨女士经常将孩子训练、比赛、获奖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和QQ空间里。经过此事,杨女士表示再也不敢盲目“晒娃”了。

晒娃”可能为嫌疑人取信孩子创造机会

民警提醒,现在,很多犯罪嫌疑人会假装成长辈的同事、朋友来骗取孩子的信任。家长要意识到,任何“晒娃”都可能为嫌疑人取信孩子创造机会,平时要多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一是可能泄露隐私的微信功能别开。如“附近的人”、“常去地点”、“允许搜索”、“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等功能,平时不用时最好都关掉,必要时再打开,以免别有用心的人通过这些功能轻易知道你的位置、常去的地点。“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这一项要打开,免得被人随意加为好友而不知情。

二是装软件时“允许”项别轻易点击。在手机上装软件,经常被要求“使用您的位置”,一旦点击“允许”,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上传的资料被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你手机里的全部个人信息。

三是旧手机别随手扔。手机不用时不要随便卖给、送给他人,恢复手机出厂设置并不能高枕无忧,骗子用一些软件就能轻易恢复手机数据。建议反复多格式化几次,防止数据轻易被恢复。

四是孩子的照片别晒。照片发布时要确认照片可看人员的范围,微信、QQ都有隐私设置,经过筛选的好友相对比较安全。所上传的照片中最好不要包括个人姓名、小区、学校、班级名称等有效信息,以免不法人员轻易梳理出孩子的完整信息,甚至将“晒娃”的照片下载下来,加以利用。

五是泄露隐私的拉票别投。对朋友帮忙投票的请求,很多人出于友好和凑人气的目的,不光自己投票,还在微信群、朋友圈进行转发、拉票。事实上,不少公司以此达到营销、推广、“涨粉”的目的。有的除了关注公众号,还需要填微信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才能有效投票。虽然都是用户自愿、主动填写,但不排除部分公司利用收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倒卖的可能性,特别是牵扯到填写银行卡号等信息时,更要格外谨慎,以免埋下隐患,进而遭遇诈骗等不法侵害。

晒照片 标注绰号被利用碎片信息成祸根

□宣讲人:曹 帅(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区分局)

案件回放▲▲▲

我在朋友圈点了一条查看聚会照片的短信链接后,就接二连三地接收到‘阿彪,小李子醉酒住院了,凑份子钱’的短信。”家住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职教园区的小吴告诉民警,过年这几天,他恰好参加了几场同学聚会,看到查看聚会照片的信息便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因为短信里有他和同学的绰号,他差点就信以为真给对方汇去5000元住院份子钱。

不过,关键时刻,他想到了“网上公安局”,在线咨询后,民警告知其务必通过电话联系进一步确认。随后,小吴给同学打了电话,确认是遭遇到了诈骗。

案件分析▲▲▲

晒聚会照片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少手机用户在微信朋友圈晒聚会照片的时候甚至会备注出亲友的乳名、绰号等,以此怀念过往时光。然而,这也给骗子带来了机会,一些骗子频繁利用照片中留下的“某某班级同学聚会”、“某某企业同事聚会”,以及照片中标注的绰号、乳名、拍照地点等碎片信息,以索取“节日聚会照片制作红包”、“醉酒住院需要凑份子钱”等为名实施诈骗。

由于诈骗嫌疑人利用节日期间的特点,在“诈骗剧本”中加入了节日元素,网友往往放松警惕,不加防范从而掉入陷阱。

民警支招▲▲▲侯海波(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区分局民警):

根据网友举报的信息,今年春节前后,利用网络泄露的信息发送诈骗信息的犯罪手法呈上升趋势。犯罪嫌疑人主要采取利用获取的碎片信息套近乎、冒充熟人等手段,进而分步骤实施诱惑网友点击照片、植入病毒、盗取手机通讯录、扩散诈骗短信的伎俩。网友只要记住“不标注、不点击、不轻信”,就能有效防范利用照片元素实施的诈骗伎俩。

一、不在照片上标注重要信息。在照片上标注姓名、绰号等信息虽然能更加体现怀念过往的用意,但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这些碎片信息,麻痹了网友的防范意识。如确需标注,务必对相册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并开启拒绝转载等功能,防止照片被盗用。

二、不点击陌生号码的链接。即使信息中对你和朋友指名道姓,也应做到不点击陌生号码的照片网址链接。一旦轻易点击,手机、电脑等就极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进而在被非法获取通讯录、好友列表的基础上,呈几何倍数式扩散诈骗信息。

广大网友如接到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照片地址链接,或通过QQ、微信、邮箱等途径发送聚会照片压缩包时,要高度警惕病毒,务必使用安全软件检测后再行下载,以阻止病毒植入。

三、不轻信汇款信息编织的任何借口。骗子的花招再翻新,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骗钱。在照片标注的信息被泄露和利用后,我们只要做到不轻信、不汇款,坚持主动打电话核实,骗子费尽周折非法获取的信息也就无法派上用场。

晒书法 “微信控”竟引贼入室书房藏品被席卷一空

□宣讲人:蒋家祥(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

不久前,安徽省马鞍山市一位知名书法家像往常一样练字后关灯、离开书房,第二天当他再次来到书房时大吃一惊,发现房门锁被撬,自己珍藏的一些书法作品和其他一些值钱的藏品被席卷一空。案件破获后,当书法家得知盗贼虽与自己素不相识,但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行踪一清二楚时,连连惊呼“不可能”。

当民警让盗贼打开手机微信时,书法家傻眼了,他和盗贼居然是“微信好友”!据盗贼交代,他是通过“摇一摇”功能与书法家成为朋友的。书法家是个“微信控”,美食、书法、锻炼,每天都要发布多条微信信息,其书房位置、内部摆设、房间藏品等也都在朋友圈晒过,并引来点赞无数。让书法家做梦也没想到,朋友圈里不全是“朋友”。

案件破获后,办案民警和书法家进行交流,就如何净化“朋友圈”和书法家进行了探讨。民警指出,在使用微信时必须有自我保护意识,具体要做到“两个注意”:

一是要注意清理不熟悉的“好友”。最好是开通认证功能,千万不能为满足虚荣心,无限制地任由陌生人加为“好友”。

二是发布内容要有选择。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发布各种动态,包括美食、旅游等等,但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要谨慎发布。比如,有人晒出网购的东西,条形码就容易被人掌握,还有人发布孩子上学的学校信息,这些都有隐患。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6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