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在我省考察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19.07.2014  21:2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7月17日至18日在我省考察调研农业农村工作。他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力度,完善机制,确保完成全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任务,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出新贡献。
  在晋中、阳泉等地,汪洋深入村庄农户、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农村改革和政策落实情况,与干部群众共商兴农富农之道。他指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农业农村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面临很多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不少积累甚久,属于痼疾顽症,解决起来很不容易,但又绕不开、躲不过、拖不得。我们要直面矛盾,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推进农村改革,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要勇于负责,真抓实干,扎实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创造,将其机制化、规范化并在更大范围推广。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省委常委、秘书长聂春玉陪同调研。副省长郭迎光在座谈会上介绍了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
  我省是比较鲜明的特色农业省份,近年来,伴随着转型发展,全省农业正在进入较快成长期,粮食生产屡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扶贫攻坚、水利支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省重点抓了五项工作: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和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健全服务组织和调解仲裁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办法,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流转制度、林权抵押和金融支持服务制度,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调动农民营造经济林、生态林的积极性。三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依托村级组织,重点加强管理,盘活水利等产权不清晰、利用效率不高的公益性资产,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四是启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全面清产核资、合理界定成员、科学折股量化、完善治理机构,明晰产权权能,将集体资产由“共同共有”变为“按份共有”,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五是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把农村“三资”管理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统筹推进、同步建设,基本做到农村集体“三资”网络化管理、电算化核算、规范化运行,农民群众比较满意。
  袁纯清在座谈会上说,在山西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汪洋副总理亲临考察指导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这个革命老区的重视和关心,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深感温暖,必将转化为进一步搞好工作、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事关“三农”发展的根本性重大问题,我们将按照这次座谈会的精神,加大试点探索力度,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更好地推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当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定力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确保改革深化、经济增长、政治安定、民生改善、生产安全、社会稳定,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李小鹏在座谈时说,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活力动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面临着煤炭行业困难较大、稳定就业及居民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金融运行稳中趋紧等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改革创新开放、投资又好又快增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三农”和扶贫、保障改善民生、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金融服务和帮扶企业、扩大消费、促进对外贸易等重点工作,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使全年经济增长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记者尚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