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发展新动能

06.03.2015  16:16

  红旗猎猎,春风拂面。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肩负着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2900余名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回顾过去的一年,代表们说期盼、谈改革、议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是我国102万乡村医生的代表。过去一年,他自费调研了3个省18个县100个村庄的100个乡村诊所,形成了10多份建议。马文芳代表告诉记者,“我熟悉农村,提的也都是农村的事儿。”他最欣慰的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很大缓解,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农村带来新变化。

  来自湘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儒斌最关心的是,深化改革能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红利。“本届政府已提前完成任期内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我们企业界对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感触很深,非常欢迎。大家关心的是,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并提高简政放权的质量。

  “让经济社会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十分必要。”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和科技局种子站站长李旭说,“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中央提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令群众觉得很踏实。

  庄严的国歌声中,大会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

  这是一幅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发展蓝图——“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这里有一个个庄严的承诺——“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无论财政多困难,惠农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报告的字里行间,满是对民生和社会热点的关切和回应——“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

  掌声,一次次在会场响起,是振奋,是期待,更是信心。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面对困难,报告彰显了坚定的改革决心,传递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

  “总理的语言朴实生动。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提法,给人印象深刻,这些生动的话语也体现了改革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俊说,期待更多“含金量”更高的改革措施出台。

  报告提出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认为,“我们要抓住建设‘一带一路’等机遇,在推动高标准工程建设‘走出去’的同时,让我们的装备、绿色建材也走出国门。

  传统动力减弱,新的动力从哪里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很关注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他说,“报告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羊毅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创新创造关键在人”,“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体会颇深。羊毅代表说,经济结构调整要依靠创新,而创新必须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报告提出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势必会进一步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创新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经济日报记者 李予阳 亢 舒)

责任编辑: 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