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助贵州山区因水致贫群众加快脱贫

14.02.2016  10:00

      新华社贵阳2月13日电(记者杨洪涛)在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有水难存”、“无水可蓄”是导致群众贫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在中央及水利部等部门的支持下,贵州瞄准穷根大力实施现代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山区贫困群众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铜仁市地处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腹地,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山高沟深、水低田高,加上长期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脆弱,有水不能保、有水不能蓄,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

  “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薯伴着酸菜下”。这首儿歌曾经在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广为流传。村支书冷朝刚说,青杠坝虽然叫“”,但土地“”在山上,是一个耕地稀少的乱石旮旯窝,缺水、缺地、更缺钱,由于农民耕作的多是“望天田”、“望天地”,增收一直较为缓慢。

  在“吃水贵如油”的青杠坝村,春耕时节,为赶农时,有的村民还要打着灯笼用老黄牛耕田。

  “没有水,发展产业比登天还难。”冷朝刚说,以前,村里一直种植小麦、玉米、红苕等传统农作物,产量极低。2007年,在当地有关部门支持下,村里从一处水源点引水到高位水池,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还可以满足部分灌溉需要。

  有了水源保障,村里慢慢种起了大蒜、西瓜、辣椒以及发展规模养鸡、养牛、养羊等产业。通过近10年的发展,青杠坝从一个人均不到700元的极贫村,变成了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0元的富裕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贵州山区得到了充分体现。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鱼粮溪村,在完善水利设施后,让“十日无雨就旱、三日连下就涝”的情况成为历史。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种植西瓜、草莓等高效经济作物,逐步带动周边群众实施产业转型,带动贫困户脱贫,已初步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各级水利投资力度的加大,类似青杠坝村、鱼粮溪村这样,因水资源利用条件改善加快脱贫的情况,正在贵州大地上不断出现。

  铜仁市委副书记阳向东介绍,2006年开始,水利部和贵州省政府在铜仁开展水利扶贫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36.2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试点前投入总和的7倍多,水利扶贫成效十分明显。

  “水利基础设施的夯实,大幅提升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阳向东说,比如2013年铜仁市出现连续高温少雨天气,降雨量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的一年,由于有大批水利工程支撑,农作物成灾面积比旱情类似的2011年减少50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减少20万人,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在水利部的支持下,贵州一些地方还开展山区现代水利工程试点,让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扶贫作用。思南县塘头镇党委书记吴廷彪说,塘头镇关中坝片区的3000多亩田地,每年汛期都有5至7天被浸泡在水中,淹没最深处达3米,每年洪灾损失都超过30万元;在实施山区现代水利工程后,周围3平方公里的积水最快4个小时就能全部排完。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贵州还将继续集中各类水利建设资金,精准投向贫困地区,集中用于人饮、骨干水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防洪等项目,加快山区群众脱贫步伐。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