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高山之巅的气象精神——省局团委赴五台山气象站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小记

28.10.2016  21:16

    五台山气象站,在山西气象工作者的心里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它的名号与故事;陌生的是大多数人闻名已久却少有机会能亲临造访……
    2016年10月26日,山西省气象局团委组织赴五台山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省局团员与新入职青年一行共25人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参观学习机会,也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这座站,普通而又特别
    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缓慢前行,走到山腰的时候已经从水泥路逐渐变为泥泞土路。越往上走路越窄,两旁的树枝不时地从车窗上划过,大小石块在路的两旁堆积。急拐弯处,汽车不能一次性转过,在转到一半的时候要往后倒车,车头才能勉强从狭窄的弯道通过。
    终于,在转过最后一个山头之后,五台山气象站出现在我们眼前,此时已近中午,离出发已四个半小时。
    得知我们要来,副站长董剑和几位同志已经在站外等候。董剑是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于今年1月结束了为期15个月的南极科考任务,返回了他熟悉的工作岗位。董剑黝黑的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热情地领着大家参观并作介绍。
      从外面看,五台山气象站与大多数气象站一样,院子南边是观测场,北边是办公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五台山站的建筑结构很特殊,方方正正的房子像一座加了顶的四合院,从正面只能看到7个窗户,中间一个是门厅,只在向外凸出的门厅上向东开了一个门。董剑解释说:“这是因为山上冬季风雪多,为防止积雪把门堵住,就只有这一扇对外的门。”
    走进室内,建筑的结构一目了然。它像象棋的棋盘,中间是东西方向的长方形厅,这是他们的活动室。东南角是监测值班室;西南角是三间多人宿舍;西北角是一间小会议室;东北角是餐厅和厨房。简简单单的布置,就能读出他们平时工作、生活的全部。
      这座屹立在五台山木鱼山顶的气象站,与山下游人如织的寺庙形成强烈的对比,它冷清中透着肃穆。

                                                          艰苦奋斗,已成为一种传统
    五台山气象站始建于1955年10月,最初建在了海拔2895米的五台山中台顶,1998年迁到了现在海拔2208米的南台木鱼山顶,中台原址建了一座自动观测站。
    中台的老站条件十分艰苦,每年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五月都是大雪封山,站上的同志上下山都是徒步,要走30多公里。山上的供给是大问题,水和食物都要靠人畜背到山上;取暖靠的是小火炉,值夜班的同志晚上挨冻是常事。
      五台山气象站的历史最低温度是零下44.8℃,年大风日数157天,顺时最大风速达43.4米/秒,最深积雪达50多厘米,雾日180多天,雷暴日38天……就是在这样环境中,五台山站承担着每日8次天气报、24次航空报任务和酸雨观测业务,也是下游地区天气预报的指标站,气象资料参加全球交换。
      搬到南台的新站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在这样高的海拔,极端天气还是时有发生。在参观监测值班室时,房顶上面积很大的窟窿引人注意,顶板掉落后吊顶的钢铁龙骨裸露在外面。董剑说,这是今年7月底的一次雷击造成的,房顶掉下来的时候值班的同志就坐在旁边,庆幸的是没有受伤。
    作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华北地区唯一的一类高山艰苦站,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工作岗位已经成为这里每个人基本的工作素养;坚守在这里的一代代气象人,让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成为了一种传统。
                             

                                                        倾心交流,在感动中传承精神
    看似平常的观测任务,在这里都多了一份风险与挑战,六十多年的建站史上,流传下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午后的座谈会上,副站长董剑和测报股长白降云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经历。
      白降云是1997年来到五台山气象站的,至今已有近20年的工作经历。从刚来的时候,由于不会生炉子而挨冻的新人,逐渐磨练,成了工作与生活的多面手。最近做饭的师傅家中有事,他还客串起了厨师的角色。当青年同志问他第一次来这儿的感受时,他稍作沉默,然后说,刚听到要分配到这里的时候心里还是比较抵触,但是真正来了之后心态就逐渐放平了,而且很多老同志的经历对他也是一种激励。
      董剑南极科考的经历,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好奇。通过投影仪,他展示了自己科考途中拍摄的照片,有美丽的激光、有南极的企鹅、也有他并肩战斗了十个月的南极中山站。他对每一张照片都如数家珍,清晰地记着每一个关键的日子,言语中透出的自豪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
      有对艰苦环境的讲述,也有对自己工作的向往与满足,他们的讲述真诚但不悲观。“这边空气好、山上很能锻炼人、学习时间也多……”,他们也这样强调。这种真诚与乐观,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直击在场每个人的心。
      会议室墙上满满的奖状和锦旗,证明了五台山气象站辉煌的过去。每一个气象站、每一位气象人,都是气象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建设气象现代化“四大体系”的征程中,我们青年人要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站在山西最高的气象站,我们青年人要看到最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