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小学为何热衷于“考家长”
一年一度的幼升小已经在各地陆续开始了,在上海,一些民办小学的考试题却引起了争议。在学生面谈过程中,家长被要求做问卷调查,问卷不仅考查家长们的学识,还要求填写爷爷奶奶的学历、工作单位等信息,俨然“查三代”的架势。
目前,该争议以市教委的出面处理暂告一段落,相关学校已被责令整改。尽管涉事学校在道歉中声明,对家长的考核只是为娱乐,家长可以选择填或不填,但想必不会有家长付之一笑,因为招生之激烈如同零和博弈,不遵守规则就只能意味着损失。另一方面,如果竞争的内在成因不变,只会导致竞争形式的变化,即便教育部门明令禁止此类操作,学校同样可以用更柔和、更隐性的方式实现。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考家长”的招生形式在短时间内将很难禁止得了,一些优质的民办学校将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恃名而骄”。
家长对优质民办小学的哄抢现象,归根结底是想赢在教育投资的起点上。想上好的大学,就需要上好的高中,而只有上好的初中,才更有可能上好的高中。倒推下来,起跑的关键节点就在于小学,国人津津乐道的“学区房”,基本上就是指小学。当然,小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优质公立小学采用“划片入学”模式,这就成就了屡出天价的“学区房”;而民办小学则采用“择优录取”模式,一些优质民办小学虽然价格偏高,但比起户籍和产权的限制来,也算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哄抢。只是僧多粥少,如何更大程度上择优,除了将学生作为考查的主体,这类招生模式很容易就想到了“家长面谈”。
因为民办学校不承担教育兜底责任,而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探索形式存在的,考查家长的性格特点、教育理念,以更好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将“面谈”变为“面试”,以至于在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学历、工作、职务上设卡,则有悖于教育公平理念。比如在同样优秀的两名孩子间作选择,但最后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学历上的差别时,这就很难对孩子作解释,为何出身能够决定出路。因此,一定要特别提防一些民办小学将面谈的内容扩大化,并要对其面谈范围作出基本限制。
作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未必就能限制住民办学校的冲动,通过旁敲侧击、隐形调查,民办学校还是可能倾向于“挑学生”,当学生们在考查结果上不相上下时,挑选行为就不可避免地上溯至“查三代”。这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民办小学是稀缺的,特别是一些颇有名气的民办小学,动辄录取比例是10∶1以上,学校稳居强势地位,可看作经济学上的“卖方市场”。但搞教育不是搞市场,更不是做买卖,要特别注重兼顾公平。解决对策显然就是善用市场无形之手,持续降低民办教育门槛,矫正其供需失衡,同时要持续推动公办教育资源均衡化,发挥好它的兜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