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歼15去年仍未投入量产 或影响辽宁舰战备

05.08.2014  01:25

  据据汉和防务评论网站7月30日报道,对比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的沈飞工厂最新图片发现,全年度只出现一架新生产的歼15战机!而同时期沈飞生产了8架其他型号战斗机。这一最新的分析结果证实2013年歼15并未进入量产。迄今为止只发现了6架歼15(551-556)和一架双座歼15S,后者正在处于试飞状况,采用串联座舱,而俄没有类似的型号。苏33UB采用并联座舱,沈阳并未仿制,看起来中国的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照搬苏33UB,势必对机身进行重大重新设计,就连苏霍伊都花了接近5年的时间重新设计苏33UB。

  因此,为了图快,在歼15的机身基础上,设计双座教练机。实际上这并不容易,歼15S和歼11BS整个气动理念有所不同,前者接近苏30MKI/MKM的设想,加装了小型全动式前翼,提高了飞机的增减速性能,尤其适合于舰载机。此外中低空空战中,能够快速进入攻角状态,早期的苏35(单座)也采用前翼设计,后来取消的原因是因为隐形的需要,此外苏35采用了更大推力的矢量推进发动机和全动式尾翼、加上全权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的诞生,多少弥补了不安装前翼的缺点。苏35在巴黎、莫斯科航展上的表演显示,瞬间进入90度攻角,而非中国专家所说的70度。

  因此在歼15S诞生之后,如果中国空军需要细部改良、机动性更高的歼11、歼16系列,同样可以采用歼15S的气动外形,设计空军版的歼15S,用在多用途的歼16上,空战的机动性会有所提高。

  为何一年以来沈阳并未量产歼15?根据作战需求,“辽宁”舰至少需要24架歼15。可能的原因是现役的歼15在设计上还需要改进,因此下一批次的歼15会修改目前试飞用的歼15所存在的问题。第二个原因即大批量生产加装AL31F发动机的歼15,有可能使现役的歼11、苏27SK/UBK发动机备份不足。此外,零部件的生产,无法跟上进度,这是中国军事工业体制的通病。如此顺利的话,即使是为“辽宁”航母配齐24架歼15,也尚需2年左右的时间。到2015年年底,甚至2016年,“辽宁”航母无法实施全飞行团的试飞训练工作。

  这一谨慎评估的又一根据是飞行员的因素,培养一名舰载机飞行员,是相当困难的,仿真器的训练相当有限,它并不能模拟甲板摇晃程度、海风的走向等,因此比起歼15,歼15S教练机的生产在先期阶段也许更加重要。这一点与训练空军飞行员相当不同。第一艘中国国产航母到建造完成至少需要5年,加上海试等因素,全面服役至少在2020年以后,因此歼15总体上的生产,尽管慢,还是可以跟上航母的生产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