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支点拔穷根 运城平陆以果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27.02.2016  10:09

    梦想的征程,从果业肇始。

    在黄河北岸、中条山南麓的国家级贫困县平陆,生活在沟壑之中的农民,幸福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甜蜜。这一切变化源于一颗苹果,源于一个脱贫致富的水果产业。

    如今,平陆的果业发展可以用三个“70%”来概括,即果品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从事果业生产的农户占总农户的70%,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全县2015年水果总产量达5亿公斤,总产值10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由5年前的2250元增加到现在的4500元,实现了“十二五”末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徜徉在古虞大地,漫步于平陆乡村,一幢幢整洁的田园小院,一幅幅互联网入村及家电下乡的醒目标语,一张张村民们绽放的笑脸……无处不彰显着新变化,展示出美丽画卷。

    找准杠杆的支点,就能拨动“千斤”。平陆,便是找准了水果产业这个发展的“支点”,筑就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拔穷根的小康路。

    找准支点,精准发力,推动果树革命

    “苹果树就是俺家的摇钱树。去年,我的9亩间伐果园还没采收,10万元预定款就已装兜里啦!”隆冬时节,正忙着在果园里修剪枝叶的圣人涧槐下村的陈东振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幸福不止陈东振一家,像他这样靠科技念苹果经、发苹果财的农户还有许多。

    “平陆不平沟三千”,褶皱的大山里,土地硗薄零散,农民增收困难。2011年以来,面对农民盼望致富的呼声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最大的政绩,确定了“十二五”末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农民收入如何翻番,关键是找准产业。而选择一个好的产业,既是起点,也是赢点,更是撬动发展的支点。

    虽然贫困山区的平陆农业生产条件还比较差,好在平陆种植苹果的历史较为久远,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北纬34°的黄土高原区是水果生长的最佳区域;虽然一大批老果园郁闭导致果实量质双降、树体衰弱,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好在农民对“种苹果能致富”已深信不疑,“果树能手”村村都有。

    上世纪末,该县已是全省知名的苹果种植大县,2006年,还被农业部确定为苹果优势农产品基地县和全国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

    “只要更新换代进行二次革命,更新农民观念,重拾发展信心,传统产业就会成为朝阳产业。”2011年5月12日,县委书记郭宏亲自主持召开1200余人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动员大会,会上,该县继续将苹果产业定位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产业扶贫的支柱产业,确立了“强化果业生产提质增效工程,全面实施果业强县富民战略”的五年发展目标,吹响了全县脱贫致富的号角。

    一颗颗果树,一片片果园,破解了上苍对贫苦平陆的束缚,刷新了平陆农民收入连年增长的记录。

    壮大产业,持续用力,打造果业强县

    山区农民产业脱贫不能等!

    果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既是新旧观念的碰撞,又是管理技术提升和有机农业应用的过程。平陆县委、县政府便通过一系列财政扶持和政策引导手段,极大地增强农民的信心。  为支持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县财政在财力十分“吃紧”的情况下,却逐年增加对果业的投入,连续五年累计投入近2350万元,累计发放果实纸袋2亿枚、有机肥及无公害农药1400吨,推广果园间伐和“纸加膜”双套袋技术。他们还对每个产果乡镇主干下达硬任务,立下军令状,每个主干建立一个500-1000亩的连片示范区,每个乡镇连片的高标准示范园要达到1000-2000亩。

    示范带动,效益推动,群众联动,至2015年底,全县示范园面积达到2.2万亩,精品苹果面积从2010年的1.1万亩增加到3.7万亩。全县果业总产值5年时间实现了翻番的目标。

    光有资金支持还不行,关键还得靠管理提升品质。因此,果业的“二次革命”,就是新观念新品种的革命。从2011年以来,果园间伐、间伐改形、果园种草覆盖等两改八配套新技术在一个个果园铺开。

    “果树少了,产值多了,效益高了。”郑沟果农张社生高兴地说,他的果园从144棵减到50棵,行距、株距宽了,果园也透了气,果品总产值反而从上一年的1.4万元提高到3.7万元,亩均1万元,将近翻了一番。

    “如今种果树不靠科技吃大亏啊。”站在自家的果树下,洪池乡南王村村长郝为民说:“膜袋+高档纸袋,苹果穿上这两件‘外套’,不受虫扰,又不污染,且果面光洁,优质果率高达90%以上。”该村是县果业局联系点,果业局每年都为该村发放纸袋、进行技术上门培训,去年补贴100吨有机肥用于有机水果基地的建设,今年又补贴5吨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确保果品生产安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该县以苹果为主的水果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果品总面积35万亩,其中苹果25万亩,桃5万亩,玉露香酥梨等干鲜果品5万亩。

    一子落而满盘活,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新技术,催生了新果农,打造了现代农业新基地和果业强县。五年来,该县已累计完成果树间伐11.4万亩,通过国家级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认证17万亩、国家良好农业规范基地认证4000亩、有机果品基地认证700亩、绿色果品基地认证1.83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20万亩。

    做精品牌,激发活力,筑就幸福梦想

    市场化的今天,幸福之梦,更需要产业化的支撑。

    如何让全县5亿公斤的水果卖得出,卖得好,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平陆农业的健康发展。

    2015年10月11日至14日,县委书记郭宏带领49名村干部和果农,到山东栖霞、烟台、蓬莱学习,白天参观,晚上讨论,不停地对比找差距,大家有了一个共识,平陆水果要想继续在市场立足,必须走精品化果业之路,抢占高端市场。

    2015年12月5日,县长李旸专门到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推介和宣传,优质红富士苹果、玉露香梨、猕猴桃、百合受到上海市民喜欢。刚刚进驻平陆的山西阳煤新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在上海有了专柜,不到一个月就销售水果达4000吨。

    在引导果农继续提升品质,扩大品牌宣传的同时,该县还把延伸果业发展的突破口瞄准了品牌运营,已注册的“珊瑚红”“晶童”两个省级著名商标如今已小有名气。有两家企业还依托品牌优势,将果品辐射到俄罗斯、东南亚等10多个地区和国家,开启了高端市场之路。

    一业活,百业兴。该县围绕果业做足文章,如今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94个,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一些农民还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苹果信息、中介、农资、包装、加工、运输等。全县果业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格局正逐步形成。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销售更是异军突起,每天销售上千箱。目前,该县共有果品营销企业11家,深加工企业8家。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去年在苹果遭遇销售难题时,平陆苹果销售却“波澜不惊”,平均每天销售10-18吨左右。

    水果产业筑就的幸福梦还只是开始。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平陆县将继续间伐果树10万亩,换优新品种15万亩,并新发展玉露香酥梨5万亩,建设气调库和冷库27个,建设大型加工企业5个;全县将继续依托水果产业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力争到2018年,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甩掉贫困县帽子。

    水果的俏卖,水果产业的勃勃生机,让富裕起来的平陆果农活出了自信,活出了尊严,他们住新房、开新车,行有柏油路、喝有自来水;他们学电脑、用微信,将眼光投向远方,过着让城里人也很羡慕的生活。

    平陆县的实践证明,只要选准了撬动发展的支点,选准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农民就能早日圆了幸福梦。(记者李宁波 通讯员杨云峰)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