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蓉,女,1971年出生,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山西省人大代表。曾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杰出政法干警”“山西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太原市十大杰出女性”“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太原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
2002年,太原市出现了第一个警务室——金刚里社区警务室。这间警务室大到主持建造,小到规章制度的设立,全部由当时31岁的三桥派出所社区民警杨蓉一手操办。在电脑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下,杨蓉找到自己的同学设计了一套软件,社区民警五项职责的管理:社情民意、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宣传发动、调解纠纷,都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录入电脑,从而告别了纸质记录的历史。
作为试点,杨蓉设计建造的警务室成为了模板。随后,太原当时的99个派出所开始按照这个模式,建立自己的警务室。这些警务室严格按照杨蓉当时的设计,包括办公桌的样式,以及蓝白相间的外观,沿用至今。2007年,由杨蓉创建的金刚里社区警务室被太原市公安局首批以个人名字命名为“杨蓉警务室”。直到今天,杨蓉还坚守在自己最初的岗位上,这是她为金刚里社区默默奉献的第25个年头。
社区民警杨蓉的一天
清晨7点50分,离上班还差10分钟,随着一阵利落的脚步声,杨蓉走进三桥派出所。她一身警服,短发利落,面带笑容,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早会过后,杨蓉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她将在这里接待群众。不一会儿,社区里的梁先生走进派出所,他的儿子在部队当兵,需要出具现实表现情况的证明,杨蓉一丝不苟地开好了。辖区内的居民过来申请迁户,杨蓉熟练地在户籍信息中锁定目标。“准确掌握居民信息是做好社区民警的基本功。”杨蓉说。
10点,杨蓉转移阵地,来到“杨蓉警务室”。辖区居民遇到问题,都会来警务室反映:菜市场有卖刀具的、邻居家漏水、院子里有流浪狗、和丈夫打架……还有咨询各类问题的:我这个户口该怎么办?我应该办什么样的手续……还有热心治安的群众,只要看到警务室开了门,就想进来跟杨蓉聊一聊。
接待完群众,杨蓉一看还有时间,就步行前往金刚里社区,这个她工作了25年的社区,开始了她一天的巡逻。“小杨,回来了。”“杨警官好。”“杨姐。”“杨阿姨好。”……一路上不断有人打招呼,杨蓉一一热情回应。除了26栋居民楼,还有数不清的商铺,她都要挨个转,挨个问。“要看各个经营场所,有没有灭火器,消防是否过关;还要进行安全防范宣传,最近社区里有哪些案件,要注意避免,下班后锁好门窗,看好个人财物……”杨蓉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于新开业的店铺,要问清楚雇了几个人,上网比对,看看有没有案底、是不是逃犯。有没有新出租的房屋,租客来自哪里。学校周围的小商小贩,秩序如何。还要在菜市场逛一逛,看看有没有陌生面孔……”方方面面,十分琐碎。走一圈下来,不断有热心居民提供信息,谁家房子出租了,谁家狗没有办证,哪家饭店关门了,哪家棋牌馆开业了……杨蓉的信息又更新了一遍。
直到12点下班,杨蓉才能喘口气,歇歇脚。下午2点半,杨蓉向杏花岭区精神康复医院打去电话,询问一位即将出院的病人近况。一年多以前,该居民是金刚里社区的居民,因患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病,被送到精神病院进行康复。如今已经到了出院的时候,虽然该病人家属已经搬到了别的社区,但是杨蓉还是打电话询问近况。“当时是我们把他送进去的,现在出院当然由我们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和他现在居住的社区派出所沟通好,马上过年了,要杜绝各种隐患。”杨蓉说。
办完这件事,杨蓉又下了社区,继续上午的工作。“社区民警,就是腿不停、嘴不停。”杨蓉说:“不停地走访、不停地宣传、不停地了解情况、不停地采集信息、不停地排除问题。”
晚餐过后,杨蓉继续上夜班,一会儿还要进行街面巡逻。这样的夜班,她每三天上一次。第二天上午8点过后,杨蓉还要再接着上一整天的白班。
手机上的“网上警务室”
杨蓉管理的金刚里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开放式社区,大街小巷四通八达。这里实有人口8000余人,流动人口频繁,出租房屋集中,重点人员多,治安秩序复杂,这给杨蓉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有的信息全靠你一个人去搜集,这样几乎不可能做到。”杨蓉说。这也让她意识到,社区安全必须走“群众路线”。
每天,杨蓉除了步履不停,“叮叮咚咚”的手机提示音也几乎没有停止过。打开杨蓉的微信,里面未读信息有好几十条,有时甚至上百条,大多数来自于一个叫“金刚里社区大家庭”的微信群。群里聚集着金刚里社区所有的商户和居民代表。每天,热心的群众在群里实时发布身边的各种大事小事,大家亲切地叫它“网上警务室”。“以前做宣传、发通知,只能靠张贴通告的形式,现在只要在群里一说,大家就都看到了。”杨蓉说。除此之外,“网上警务室”还把社区100余家经营户和居民代表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对经营场所的实时有效管控,协助侦破了许多案件。
去年3月28日上午,居民张某某经营的重庆鲜面条店内存放的1000元左右的零钱不翼而飞。杨蓉将监控视频发到“金刚里社区大家庭”微信群中,微友和治安志愿者纷纷提供线索,称嫌疑人为居住在金刚堰一居民,经过进一步核查确认,很快就将有盗窃前科的嫌疑人杨某抓获。
依托警务室这个平台,杨蓉还和驻社区法官、检察官配合,发动社区治安员、治安志愿者成立了联调室,多方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杨警官是真的在帮居民办实事!我们有什么事都乐意找她。这么多年了,早就把她当成自己人了。”社区居民张大爷说。
“我做的只不过是最平凡的事”
2016年12月2日上午,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一行,在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王伟中,山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杰,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汪凡,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市委秘书长李增锁,太原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马润生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杨蓉警务室”调研。在对“杨蓉警务室”的建设、运行及成绩详细了解后,郭声琨部长表示,杨蓉同志多年来扎根社区,用辛勤努力赢得群众认可,换来社区平安,是全体民警学习的榜样。郭声琨部长充分肯定了太原市公安局社区警务的各项工作。
12月5日,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党委决定,在分局开展向杨蓉同志学习的活动,尤其是社区民警要和杨蓉比学看齐,争创“零上访、零发案”小区。
“这些赞扬,我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因为我做的只不过是最平凡的事。”杨蓉说,“在社区工作,我感觉很幸福,一方面是居民对我就像亲人一样,还有就是一步一步接近梦想,让我感觉很高兴。”杨蓉说,她的梦想,最朴素的表达就是“社区和谐,百姓平安”,这也是她毕生最大的追求。
本报记者 姚杨
○记者手记
挂掉家人电话是常事
采访进行到一半,杨蓉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闪出了“妈妈”两个字。杨蓉没有一丝犹豫,指头一滑,挂掉了母亲的来电,又快速回复了一条信息:“我现在有事,稍后给你回电话”。她抬起头,几乎没有一丝停顿地,继续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
过了半个多小时,电话再次响起来,还是“妈妈”。杨蓉熟练地手指一滑,再次挂断了电话。等到采访结束时,电话第三次打来,杨蓉终于接起了电话。“喂,妈,我这有事呢。”杨蓉平静地回答。她将电话拿离耳边,记者听到,对方还在电话里说着什么,杨蓉没有停顿,又把电话挂断了。
“不好意思啊,总是打断采访。”杨蓉笑着解释说。记者问她,以前工作的时候也总是这样吗?杨蓉回答:“是啊,家里人的电话我敢挂,但是和工作有关的电话一个也不会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