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杨振宁谈中美教育:各有千秋,中国小孩欠缺启发

16.11.2015  08:14

 

    93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回答问题时娓娓道来——— 这是昨日在南方科技大学做讲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给人留下的印象。他认为,中国和美国教育体制各有各的好,中国年轻人应给他一些美国启发式教育,而美国小孩可让他适当地多做习题。

    昨日下午,杨振宁在妻子翁帆的陪同下步入会场,会场立刻响起热烈掌声。在主题为《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的演讲中,杨振宁一边为大家展示内容丰富、有许多珍贵老照片的PPT,一边娓娓讲述他的学习和研究生涯:中学时,因为一本物理科普书迷上物理;在西南联大上大学,遇到良师益友,因为经常和同学黄昆、张守廉热烈讨论学术问题,被称为“三剑客”;在美国,做实验、写论文曾遇到各种各样困惑和沮丧,但最后灵感又突然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一辈子结缘物理学,并且不顾困难或荣耀始终不弃的原因是什么?杨振宁回答:是兴趣。既然兴趣这么重要,一个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呢?杨振宁指出如果对某些东西特别敏感,对某些东西容易发生兴趣,就值得注意,“也许这个就是你特别有本事的一条路。往这个方向走,也许就能发展出来。

    杨振宁说,兴趣是动力源,但仅仅凭兴趣还不够,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工作。他举了一个例子,在读研究生时,曾为一个课题付出几周的辛苦劳动,但一直没有突破困扰。而时隔数年之后,却因在路上和一朋友的闲聊突然触发灵感,回到办公室后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多年来疑惑的问题打通,并为此写出好几篇重磅文章。所以他总结出来学术成功的三大步骤就是:兴趣,准备,最后是突破。

    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必须抓住这种机会。

    现在很多中国人都认为中国教育体制不好,美国教育体制好,这是错误的。双方各有各的好,正确的方式是,对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应该给他一些美国启发式的教育,而对于美国的小孩,可以让他适当地多做习题。 ——— 杨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