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奎和他的无毒农药
网络上有句流行语:“要想死得快,每天都吃大棚菜。”这句话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一些蔬菜农药残留物过高问题已确实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此,我省一项植物源农药项目的研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化学农药到生物农药,是当前农药研究的方向和热点。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研发的生物农药为真菌生物杀虫剂,正是我省在这一领域的一次突破。
完成“农业改革之父”杜润生的重托
今年3月23日,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对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和山西巴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植物源速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鉴定该成果从根本上破解了“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天敌死伤害物”等生物农药方面的难题,解决了植物源或生物杀虫剂作用缓慢的共性难题,杀虫速率达到了化学农药的水平,生物降解率为100%,每亩农作物使用成本只有3元,具有非常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该项技术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
“爱人民首先要爱农民”是杜润生老人的至理名言。这位1913年生于太谷的“农业改革之父”,将研发生物农药的重任交给他的老乡杨巨奎来完成,这一重任正好与我省著名中医药专家杨巨奎经常看病时接触到的各种病症相吻合。
病从口入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杨巨奎感慨于农药泛滥带来的环境与食品污染问题,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问题奶,从毒豇豆、多宝鱼到瘦肉精,再到激素奶粉以及各类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含量超标,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本着“追根究底”的想法,要从根本上去“治农作物的病、救食用者的命”。于是,由杨巨奎挂帅的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在1998年成立。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邓春生等所组成的科研团队,研发出“科谷”牌系列生物农药,施用后对人、畜、禽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对农产品无残留,而且药效长,有持续控制害虫的作用,能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700余种害虫,是目前实现绿色植保、生物防虫的最佳产品之一。
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秋义介绍:经过艰苦努力,2009年4月,科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白僵菌”生物杀虫剂,通过了农业部药检所批准认证,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大田的全部试用,并且从福建、宁波等地获得小批量订单,试用效果反馈良好。
研制出没有毒的农药
高毒性的化学农药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中早已禁用,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农药,不仅在源头上控制了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也在环保上杜绝了农业化学污染。我国也对高毒农药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先后淘汰33种高毒农药,目前我国高毒农药比例已由原来的30%减到不足2%,而72%以上的农药是低毒产品,农药安全性已大幅提高,农村生产中毒事件发生大大减少。
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病虫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但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中国农产品是,国外农产品同样也是。
2011年,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巨奎聘请山西巴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专家组成联合攻关组,积极攻关 “白僵菌”杀虫速率缓慢和抗紫外线性能差难题。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2013年6月28日,攻关组采用分子组装和纳米集成技术,成功攻克了上述两项世界性难题,研制出了“纳米中药复合白僵菌生物农药”。
攻关组成员王雪平介绍,经山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查新证明,纳米中药复合白僵菌技术和产品均为国际首创,杀虫速率和抗紫外线性能国际领先,性价比优势突出,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胡秋义解释说,生物农药杀虫机理独特,连年使用效果更好。因为生物农药的利用周期长,害虫病死后,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病虫的尸体就会再度释放“白僵菌”,这种菌体可以继续使害虫染病,可利用害虫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孢子继续侵染其他害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死一大片,而且还能促进作物生长,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形成产业规模尚待政策扶持
省农药检定所所长乔日红说,“生物农药科技成果的推广,有利于调整全省乃至全国农药产品结构,对农业食品安全也具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2013年初,国务院在《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加快农用生物制品产业化,推动生物农药产品产业化。
生物农药领域是块市场潜力巨大的蛋糕,目前就国内市场而言,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设备落后、资金短缺,规模较大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也仅有四五家,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生物农药使用起来比化学农药明显复杂,甚至超出了广大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我国应在政策、资金、投融资等方面给生物农药产业以全面扶持。在终端农资采购上,可以率先加大农民对生物农药购买的补贴,逐步引导生物农药市场的发展和改善目前化学农药泛滥的局面。
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科谷”牌系列生物农药,完全具有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的空间。如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并帮助其建立起集生物农药产学研一体化的生物农药技术联合体和经济利益共同体,生物农药就完全可以成为问鼎国内农药业的一支 “拳头”产品,并造就一支产业大军。王雪平说。本报记者王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