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建书屋 寨寨飘书香
9月21日,在长治市文化局文化科,史俊长科长正在忙活全市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8月中旬,对农家书屋出版物的更新工作就开始了,”史俊长说,“每个书屋补助2000元的专项补助资金,覆盖全市3515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用于出版物的补充更新,确保进一步满足当地群众阅读需求,让他们增才干、得实惠。”
从2008年起步,农家书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于2012年在长治市实现了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均按2万元投资标准,配备有1500册图书、100张电子音像制品以及30种报纸和期刊,闲暇时农民群众都喜欢到书屋‘充电’。”史俊长说。
长治市文化局每年均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此同时,针对农家书屋软件提升,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下拨专项补助资金。史俊长说,补助的钱主要用于补充出版物,并将向阅读人口较多、管理较好、利用率较高的重点农家书屋倾斜,切实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
A 农家书屋里的好管家
韩店村是长治县县城所在地,是典型的城中村。26岁的靳旭红是村里农家书屋的保管员。
2012年11月,在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长治县农家书屋喜获两项国家级荣誉——长治县西火镇庄子河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而靳旭红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和功效的发挥。靳旭红不仅每天在村里接待村民前来读书,并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将每周六、周日定为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开放日。由于工作量的加大,她每天要整理书架好几次。
为更好发挥书屋的作用,靳旭红还经常开展集中读书、帮扶送书入户、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培训等活动。作为党员,她还利用每周一的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机会,提高党员干部对农家书屋的认识,扩大书屋的社会影响力。
对一些养殖户,靳旭红定期邀请专家上门指导种植养殖技术,同时向养殖户赠送有关书籍、光盘,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农家书屋的温暖。
今年38岁的李国丽,是壶关县龙泉镇西川底村的农民。虽然上学时间不长,却酷爱读书。六七年前,村里开始搞“农家书屋”,勤奋上进的李国丽成为书屋的管理员。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她对书屋内的书籍内容、摆放位置了如指掌,村民们过来借书,方便了许多。李国丽不会操作电脑,为做好图书的信息化管理,硬是在工作之余学习电脑,将书屋的全部书籍信息输入电脑,进行归类管理,实现了图书管理电子化。
当初建立农家书屋时,村里还给起了名字,叫“尚友农家书屋”。雅致的名字,顿时让人觉得一股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为给前来书屋的村民营造舒适的读书环境,李国丽还种植了许多花草,摆放在书屋的各个角落。有村民看书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李国丽就拿出字典,耐心地帮助查找。
西川底村的刘满有是一位养殖户。几年前,他家的鸡场闹起了瘟疫。就在刘满有急得团团转时,李国丽拿着一本养鸡方面的专业书籍跑来了。病因很快被查出,鸡瘟的蔓延得到控制。看到保住的养鸡场,刘满有十分感激:“关键时候,农家书屋是真有用啊!”
“图书管理员是最热心、最爱岗敬业、最乐于奉献、最善于沟通、最有组织能力的人。”史俊长说,建设农家书屋,选拔图书管理员时,就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来担当和管理,很多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多是由乡村学校的退休老师、大学生村官担任。
长治市文化局还定期举办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培训班,让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工作更加规范,“一支精良的图书管理员队伍,让农家书屋办得有声有色。”史俊长说。
B 农家书屋改村风
“别看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很简单,要真正将农家书屋的工作做好,需要做全方面的工作,”潞城市翟店镇西天贡村图书管理员小孙对自己的工作深有感触,“首先自己要了解各种书籍的大概内容,才能为农民推荐更好的书,所以自身的学习也显得格外重要。除此之外,如何高效率地整理书籍,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2009年,西天贡村建立起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小孙说,以前农闲时,村民们总是凑到棋牌室玩麻将,“建起农家书屋后,农民有空闲就跑过来看书。”
农家书屋的书籍分文教卫生、党的建设、种植技术、人口计生等图书。除了书籍,音像架上还摆满了各种适合农民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和休闲娱乐的音像制品。
面积不大的书屋,村民们在打发空闲时间的同时,也成为众人博览群书之所。为让村民们有家的感觉,小孙还为前来看书的村民提供免费茶水。“农家书屋的书种类很多,都是根据农民的需求,按照标准,专门配备农业、科技等科普书籍。”史俊长说。建设农家书屋的标准,是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图书室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备书架或书柜6组;桌椅10套以上;照明设备齐全;需有图书分类标识,按政治法律、文化历史、文学艺术、农业科技和经营、医药卫生、教育励志六类进行分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生产技术知识,让每个村的农家书屋都能够真正成为农民的好去处,丰富农民朋友的精神生活。“变牌桌为书桌,变酒柜为书柜,变玩风为学风”。农家书屋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当地乡村文明度,许多村民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在壶关县龙泉镇下内村,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还开展“假期中小学生进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孩子们经常跑到书屋学习,许多村民非常高兴。
长治市郊区马厂镇的张传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经过数年的打拼,他创办了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由于员工无技术、知识面窄,张传书没少发愁。2008年,农家书屋在合作社种植园区附近建成后,他时常光顾,800余册种植类图书、6种科技类报刊及100余张科普光盘,真是帮了他的大忙。
闲暇时间,张传书组织合作社员工参加农家书屋的相关培训活动,学到实用的科技知识,种植技术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在张传书的带动下,当地许多农民闲下就主动跑到农家书屋“充电”。
C 书屋里学知识
近年来,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并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为人民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长治市农家书屋工程起步较早,建设质量也较高,建成的每个农家书屋由各级财政筹资。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长治市文化局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出“企业捐一点、包村单位帮一点、社会力量筹一点”的思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
社会力量为农家书屋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长治市郊区霍家沟村较为富裕,用于购书的资金逐年增加,藏书逐年增多,目前藏书达1万多册,村民人均图书10余册;马厂村为学校投资10余万元,建起多媒体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藏书9650册,学生人均图书18本;沁源县李元镇上庄村农家书屋藏书8000多册;壶关县杜家河村藏书5000多册,而南街村的农家书屋藏书达3万多册;潞城市店上镇石窟村在建设农家书屋过程中,积极争取教育、农业、科技等单位的支持,不断扩大书屋规模,目前报纸期刊30多种,音像制品200余件,各类图书15000余册,2010年度被评为省级文化建设先进村。“考虑到提高书屋利用率、方便群众借阅,农家书屋一般都设在行政村办公楼、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小学等不同处所,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借阅,提高了书屋的使用率。”史俊长说,每个农家书屋都制订了书屋管理制度、管理员职责、图书借阅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选配了有一定文化层次、事业心、责任感强的专、兼职管理员,经过培训,书屋管理员熟练地掌握了必备的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知识。
在“建起来、管起来”的同时,长治市文化局还想方设法确保其“用起来、热起来”。史俊长说:“利用各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读书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发展。”
与此同时,所属各县市举办的“知识讲座进村庄、技术培训进农家、特色服务惠农民”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科技致富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不少农民都从书屋里学到了知识,尝到了甜头,对这项工程赞不绝口。(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