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岭区山河村 绿水青山带笑颜
编者按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幅乡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为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喜迎党的二十大,看太原乡村新变化”系列报道,请大家跟随我们的记者,走进我市十县(市、区)乡村,一起来看看我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和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巨大变化。
从牛驼寨太原解放纪念馆一路向东,乡村小道两旁绿树成荫。越往东,森林植被越茂密,不多的农家小院就隐藏在这山林之间,隐隐绰绰,相映成辉。这里是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山河村,一个城市边的小村庄,通过打造“生态美”换来“产业兴”,凭着多年的积累已逐渐绽放风采,为城市留下一抹乡愁。
近日,新一批山西“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出炉,由山庄头村、河里头村合并而来的山河村,凭借多年来的成果,登上榜单。
森林乡村绿意环绕
7月11日一早,东山的空气格外清新。位于山河村的东山观景台,一声声悠扬的萨克斯声传到远方,市民李建宏正忘情地吹奏。“我在市区居住,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满眼的绿色让我感觉不远处的城市反而成了这片森林的一角,心情无比舒畅。”李建宏笑着说。
十多年前,这里曾是太原市生活垃圾过渡填埋场,填埋垃圾上千万吨。为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填埋场停止使用后,杏花岭区实施了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在以分层碾压为主的土地治理后,该区大面积实施了生态绿化、修建道路等设施建设,栽植51个品种的苗木17.8万株、各类装饰花卉280余万株,形成现在的东山生态园。建造环线道路4.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铺设引水管道和节水灌溉管网3000米。
十年树木。如今,满山的苗木已然成林,一棵棵油松、新疆杨迎风而立,不时能看到游人漫步林间,享受着夏日的清凉。
站在观景台上,山河村村委会主任刘金海介绍说,眼前的森林就是垃圾填埋场生态治理后的成果。左手边山上一片紫色是薰衣草庄园,马上就到了开花的旺季,而沿着这里再往高处走,就是华北第一碉——庙碉,上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田园风情愈加迷人
原来的河里头村是有名的大樱桃种植村。2011年,村里把土地全部改种大樱桃,投入资金180余万元,种植大樱桃300亩、1.2万余株。换种后,由村集体管理两年,挂果受益后,才移交到村民们手中,村民们当年的收入就翻了好几番。
“前段时间,正是樱桃采摘的季节,来这里的游客很多,不少都是扶老携幼,一家子来这里。”村民张光明家里就种了八九亩樱桃,收入不错。游客李女士说,这里的樱桃又大又多汁,而且没有农药,品尝樱桃还能体验田园生活的惬意,每年都会来上几趟。
村南的薰衣草庄园在太原市已有些名气。在庄园内不仅可以观赏薰衣草鲜花,还可以体验水果采摘、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农耕文化。草木之间,体验着春的吹拂、夏的炙热、秋的萧瑟、冬的枯寂,享受回归自然的惬意。“今年还种植了葡萄、红果等东山特色水果,吸引了更多游客,也为更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庄园负责人秦世荣说。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2020年5月,原来的山庄头村和河里头村正式合并,取名山河村,寓意这里要坚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让优良的生态成为村子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东山生态园入口的一片50亩的土地已平整出来,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正拔地而起,第一期12座大棚计划8月底建成投产。村集体目前已与第三方达成初步协议,计划种植可直接食用的“口感蔬菜”,这类蔬菜更加清脆,甜度更高,受市民喜欢。
“目前仓库租赁是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下一步,农业产业发展和观光旅游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山河村党总支书记郝慧珍介绍了村里的未来三年规划,大棚种植、采摘,樱桃产业的发展壮大,和东山生态园的旅游开发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同时将村里的农家乐产业化、规范化、品质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今年3月我们山河村被评为太原市森林乡村,6月我们又被评为山西省美丽休闲村。现在我们还在申报优化提质型美丽宜居示范村,希望通过这些荣誉积累,让广大村民们增加个人荣誉感,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更多的投资商来我们村,实现乡村振兴。”郝慧珍说。
记者手记
盛夏时节,东山深处郁郁葱葱。十几年前,记者曾参与东山生态园治理工作的报道,往昔的场景历历在目。如今,再次走入山河村,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在眼前展开。
真正的乡村,能“安得下肉身,放得下灵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概括为“诗意地栖居”。身处这样的环境,能让人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和美恬静、舒服放松的幸福感、愉悦感。乡村振兴做到极致,我想大概除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还能让人可以“诗意地栖居”,期待山河村的未来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