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杂交大豆产业化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

28.09.2014  20:10

9月21日,中国工程院盖钧镒院士,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率专家组,山西省农科院刘惠民院长、乔雄梧副院长,山西省科技厅农村处侯树民调研员等参加,对山西农科院品资所卫保国研究员承担的“大豆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田间考察,重点对杂交大豆繁制种异交率和产量等关键性指标进行了现场鉴定。鉴定结果不育系异交率为73.18%,最高为86.5%;杂交种制种产量每亩60.27公斤,最高为87.47公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大豆是我国食物结构中植物蛋白、油脂的主要供源。也是我国粮食结构性短缺最敏感的短板,年消费量60%以上靠进口。因其单产相对较低和我国人均耕地不足的矛盾,扩大生产规模受到严重制约。利用杂交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产,是大豆科研的重要任务。鉴于大豆用种系数高,严格的自花授粉习性等原因,导致大豆杂交育种技术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省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卫保国研究员经过33年潜心研发, 在该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特别是大豆不育系异交结实和杂交种繁育两项核心技术创新上,走在世界最前列。用盖院士的话说,对于大豆杂交育种产业化,我们超前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让我们看到了突破大豆杂交育种的前景。如何尽快把区域制种技术转化为平川规模化制种技术,是大豆杂交育种产业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需在今后3-5年内重点攻克的技术瓶颈。

国家大豆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在与会总结时感言:感谢山西省科技厅把杂交大豆产业化研究写入年度攻关计划申报指南,祝贺山西省大豆杂交育种取得重大突破。这不仅事关我国粮食战略安全,也事关世界大豆生产格局。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主要大豆生产国,希望引进转化我国大豆杂交育种方面的先进技术成果,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他强调:一项技术要真正取得创新性突破,除了需要科研人员长期的潜心专研,团队协作配合外,更需要稳定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支撑。

大豆杂交育种研究,是省科技厅“八五”以来关注和支持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省科技计划连续设立4个攻关项目给予近百万元的科研资助。尤其是在高效野生传粉昆虫研究、不育系繁育、高通量强优势组合选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使大豆在杂交种选育、繁育、制种技术方面达到或接近产业化指标,将为我国杂交大豆产业化,保证国家大豆生产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