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期待更多“格力化”样本

15.06.2015  11:15

      细察格力电器的成长史,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制造业的编年史,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风雨兼程路,探索着前行,格力电器不仅仅是先行者,也承担着中国未来制造业的榜样。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来实现成为制造强国的目标。其指导方针,也是发力方向,就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针对的是中国制造业的五大短板。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业的短板很多,如缺少持之以恒的对创新的投入以及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产品质量还需要精益求精;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企业很多,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比较少;虽然有大量人才,但缺少跨国公司的领军人才。

  董明珠在回忆过往时曾说:“以前中国家电行业里,应该说都没有自己的技术,因为我们的压缩机都是靠买别人的。2005年以前,国家连能效等级都没有。”而今天,在技术创新方面,格力电器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截至目前,格力电器累计申请技术专利15600多项,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R290环保冷媒空调、双级变频压缩机、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系统、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等12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4年内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国制造业需要样本,更需要改变,用行动消灭短板,在实践中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路径,又兼具世界视野的制造之路,在这一点上,格力追求的完美是360度的。

  创新驱动已入心,这已然融入格力人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设立“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研发投入机制;建立三通道人才晋升机制,形成由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津贴专家、珠海市高层次人才、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及公司科技专家等450名为核心、8000名博士硕士本科技术人员组成的创新队伍;建设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多层次、高水平研发平台体系,其中171间实验室获10多家国际权威专业认证机构认可……

  质量为先早成风,格力电器设立空调业内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对外协外购零部件进行100%全面检测;独创“五方提出”“三层论证”“四道评审”的研发设计流程,结合六西格玛设计理念及TSQ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方案,保证产品研发的高质、高产、高效。

  绿色发展是自然,  这是格力创新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2011年7月建成全球首条碳氢制冷剂R290(俗称丙烷)空调生产线。2012年8月,率先研发出R32新型环保冷媒空调,获得全球首张欧洲最具权威的VDE空调安全认证证书。2013年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研发成功,2014年格力又将光伏直驱技术运用到家用中央空调领域,成功研发出光伏多联机,至此形成了系列光伏空调产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

  人才储备是支撑,“永远站在制造业的最高端,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支撑。”董明珠如是说,于是格力正在建一所工程技术学院。在董明珠看来,格力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为向自动化生产转型发展做准备,也为整个行业培养一批技术精英。说到底,是为中国制造培养、储备技术人才。

  董明珠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我们创新工程体系建设的精髓还是在于满足人,人尽其才,不同人的梦想在这里可以尽情实现。我愿意格力成为真正的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在未来,智能制造将是实现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融合的制高点,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

  “我感觉最自豪的就是智能化不是用嘴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一直默默地在做。”董明珠表示。

  格力的光伏空调就不仅是一个制冷制热的产品,而是变相成为了一个发电站,发生了质的变化。格力光伏空调现在已经在做第二代产品了,甚至已经规划第三代产品了。而光伏空调产生的多余电量,可以卖到城市电网,可以赚钱。董明珠称:“格力光伏中央空调,使用时不用电费,预计4年半可以收回投资成本。带着这样的创新技术,2015年,格力电器将建立以光伏空调为中心的智能环保家居立体式应用体系,彻底解决智能家居在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节省支出上的种种问题。

  而当“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全民热词时,格力电器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维。董明珠认为,路由器只把所有的电器产品连在一起,只是“+互联网”,并非“互联网+”,智能家居应该再升一个档次。“人生存的最好的环境是什么样,你就应该达到这个标准,而不是让一个用户说我需要什么样子。”反其道而行之的判断和行动,是格力电器智能制造备受关注的亮点。

  格力在“中国智造”的路上,顺势而为,逆风而动,静心而思,精进而行,让格力电器和中华民族一起腾飞到世界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