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产品供给 提升服务品质 山西文旅收入要跨万亿规模
7月14日消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我省将围绕打造高品质核心吸引物、培育多种新型业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产品供给。到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综合收入要跨越万亿规模。
为吸引更多游客,我省将打造高品质核心吸引物,提升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及皇城相府、绵山、雁门关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综合服务功能,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建成功能完善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推进各类自然文化景区、城市公园、矿山公园等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递次推进壶口瀑布、晋祠——天龙山、宁武芦芽山等基础较好的景区晋升更高等级旅游景区,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进程。推动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旅游设施配套、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建立一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到2025年,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50家以上,创建1到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同时,多方面发展文旅新业态。包括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低空旅游、冰雪旅游、徒步穿越旅游等。我省将推进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落地,启动沿黄河、沿长城、沿吕梁山省级森林自然步道建设,发展长距离徒步穿越旅游。推动大同汤头温泉、阳泉梁家寨温泉等温泉集中区,建设温泉综合康养中心。建设大同桑干河、忻州云中河清凉湾、晋中小西沟等一批康养小镇。鼓励低空旅游、户外拓展、天然氧吧、避暑胜地、骑行攀岩等新业态产品开发,构建旅游业态新体系。
根据资源禀赋、文化风貌、民俗民风等乡村特色,我省要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特色文化古村落、乡村民宿度假区。打造“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等乡村旅游品牌,力争到2025年达到500家。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省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达到20%到25%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8%以上,文化和旅游综合收入跨越万亿规模,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贡献水平和牵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省70%以上县(市、区)完成省级初审验收,初步达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