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省玉米市场售价大跌

20.11.2015  17:38

我省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生产的玉米以含水量低、淀粉含量高、色泽好享誉全国,而且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连续多年呈现增长的态势。11月19日,省农业厅发布消息称,10月份我省市场上销售的玉米价格严重下跌,其中,市场光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达24.9%。

据调查,10月份,我省农民出售玉米的平均价格为1.78元/公斤,较上月环比下跌13.5%,较去年同期下跌26.2%;全省玉米市场销售的平均价格为1.85元/公斤,较上月环比下跌11.4%,较去年同期下跌24.9%。

据了解,我省玉米价格自今年后半年以来,就一直呈现走跌的态势。省农业厅相关部门分析认为,导致玉米价格走跌的原因一方面为临储价格下调,9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从10月份开始,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2元/每公斤,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公斤最多调低了0.52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临时收储政策是指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国家根据当年的市场情况确定一个收购玉米的临时价格,农民可以按这一价格把玉米卖给国家收储粮库。最初的时候临时收储价每公斤还只有1.4元左右,但随后每年的收储价格都在上调,去年的临时收储价格与最初相比上涨了近60%。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为粮食连年增产以及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临时收储政策的负效应随着国内外玉米价格的持续扩大而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库存、产量、进口因素, 临储价格的下调只是玉米价格下跌的导火索,国内玉米市场长期笼罩在“库存高、产量高、进口高”的“三高”阴影下。目前国内玉米全年的产量约为2亿吨,而消费仅有1.7亿吨,再加上进口不断增加,导致库存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玉米库存约为1.5亿吨。

此外,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进口玉米量只有8.4万吨,2015年前8个月国内就已经进口了437万吨。随着玉米的大量进口以及产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玉米供给已经严重失衡。由于临储仓库高价收购的玉米,就算堆不下,也不能低价卖出去,长期累积下来巨大库存已经对市场造成了庞大的压力。实际上从今年年初玉米就开始了漫漫熊途,玉米期货价格已经连续6个月下跌,临储的消息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称,长期较大的内外价差和庞大的库存令临储政策难以为继,今年下调玉米临储价格就是为了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让临储价格更贴近市场。把市场供需放到重要位置,才能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记者 刘志刚)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