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国内进入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潜在增长率趋势性回落与长期结构性、短期周期性问题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临汾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全市经济在困境中奋力前行。
一、全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降幅收窄。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1.2亿元,同比下降7%,降幅比1-11月收窄0.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下降。1-11月,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布的19种主要产品产量看,有5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14种产品产量下降。其中:原煤5159.72万吨,同比增长8.1%;发电量196.79亿千瓦时,增长1.2%;化肥10.2万吨,增长469.5%。洗精煤3983.8万吨,同比下降6.9%;焦炭1607.68万吨,下降6.3%;铁矿石原矿259.39万吨,下降65.9%;水泥232.67万吨,下降29.1%;生铁957.21万吨,下降13.3%;粗钢901.77万吨,下降3.6%;钢材1133.97万吨,下降4.5%。
从主导行业看,大部分行业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其中:煤炭采选业同比下降1.9%,降幅比1-10月缩小0.3个百分点;钢铁业下降8.2%,降幅比1-10月缩小0.7个百分点;铁矿采选业下降34.5%,降幅比1-10月缩小5.2个百分点。炼焦业下降2.1%,降幅比1-10月扩大0.5个百分点。
2.投资增速不断加快。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0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比1-10月加快1.3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情况看,一产继续成倍增长,二、三产业小幅回升。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50.7亿元,同比增长132.6%,增速虽比1-10月有所回落,但继续保持了成倍增长的领先速度;第二产业投资完成430.8亿元,同比增长2.6%,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618.4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上月增速提高2.3个百分点。
非传统产业投资高速增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1-11月,全市非传统工业投资完成281.1亿元,同比增长32.1%,增速比上月提高2.4个百分点,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分别高16.8、29.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3.4%、65.3%,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3个和14.6个百分点。四大传统产业投资完成149.4亿元,同比下降27.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34.8%,比上年同期(49.3%)降低14.5个百分点。
新开工项目明显增加,投资增速持续加快。1-11月,全市新开工项目2084个(不含房地产),比上年同期增加802个项目,同比增长62.6%,增速比1-10月提高4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4.4%)、上半年(45.3%)、三季度(56.5%)提高67个、17.3个和6.1个百分点。1-11月,全市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68.8亿元,增长22.8%,高于全市全部计划总投资增速12.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完成946.1亿元,增长23.5%,比上月(20.5%)加快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20.2%)加快3.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8.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3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112.9%。
3.财政收入下降。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4.11亿元,同比下降14.08%,降幅比1-10月收窄1.4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收窄2.32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9.99亿元,同比下降15.7%,降幅比1-10月扩大1.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
从序时进度看,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60.26%,落后序时进度31.4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63.81%,落后序时进度27.86个百分点。
4.市场物价持续温和上涨。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比1-10月扩大0.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呈现出温和上涨的特点。
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看,以居住类涨幅最为明显,上涨8.7%;其次为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烟酒类上涨2%;然后为衣着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8%、食品类上涨0.4%。另外,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8%。
5.存贷款额波动较小,金融市场保持平稳。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10.05亿元,比年初增加156.47亿元,增长8.44%;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60.95亿元,比年初增加114.44亿元,增长12.46%。从贷款情况看,住户贷款300.14亿元,比年初增长11.3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56.23亿元,比年初增长12.24%。
6.对外贸易规模缩小。1-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69539万元,同比下降25.4%,增速与1-10月持平,总量居全省第6位、增速居全省第7位。其中:出口总额94896万元,同比下降1.4%,进口总额74643万元,同比下降43%。
二、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
1.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回升。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01.17亿元,同比下降7%,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回升趋势。
2.传统产业支撑作用突出。1-11月,全市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7.53亿元,同比下降5.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4.7%,支撑了全市工业的发展。
3.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1-11月,规模以上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3.2%;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90.49亿元,同比下降7.3%。轻工业累计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2个百分点,比重工业高10.5个百分点。
4. 股份制企业占主导地位。1-11月,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3亿元,同比增长2.7%;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43亿元,同比下降20.1%;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5.4亿元,同比下降4.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46亿元,同比下降13.8%;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74亿元,同比下降20.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完成额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1.5%,占主导地位。
5. 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五大行业占比较高。1-11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完成228.6亿元,增长41.5%,增幅分别比上半年(19.7%)、三季度(34.4%)和1-10月(38.1%)提高21.8个、7.1个和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5.5%提高到1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完成36.4亿元,增长78.9%;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完成10.6亿元,增长68.7%;非金属矿制品业投资完成48.9亿元,增长30.8%;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完成24.4亿元,增长26.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完成27.4亿元,增长20.1。五大行业合计完成投资占制造业总投资的64.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个百分点。
6. 基础设施投资低位增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增速有所加快。1-11月,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1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7亿元,同比增长3.8%,比1-10月回落0.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6.6%。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等三大行业。1-11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完成153亿元,增长6.5%,增速与1-10月持平;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完成85.2亿元,下降6.6%,降幅比1-10月(-2.7%)扩大3.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投资完成72.5亿元,增长10%,增速比1-10月加快3.3个百分点。三大行业投资持续低迷是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低位运行。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一直低位运行,1-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为87.3%,同比下降12.7%,与上月末持平。分行业看,主导行业价格指数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煤炭采选业84.2%,同比下降15.8%;铁矿采选业84.8%,同比下降15.2%;炼焦业81.6%,同比下降18.4%;钢铁业81.7%,同比下降18.3%。
2. 停产企业增多。11月份,全市停产企业53户,比上月多7户,停产面14.8%。从主要行业看,煤炭采选业停产21户,比上月多6户,停产面14.1%,其中煤矿停产9户,洗煤厂停产11户;铁矿采选业停产5户,停产面18.5%;钢铁业停产14户,停产面35%。
3.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大幅下降。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8.9亿元,同比下降21.6%;实现利税22.73亿元,同比下降49.9%;实现利润为净亏损23.77亿元,同比增亏141.9%;亏损企业亏损额50.05亿元,同比增亏17.9%。从主导行业实现利润看,煤炭行业净亏损5.56亿元,同比增亏27.1倍;钢铁行业净亏损9.71亿元,同比增亏31.4%;炼焦行业净亏损10.93亿元,同比减亏10.4%。
4. 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继续下滑。1-11月,在建亿元以上项目仅有209个,比同期减少162个,下降43.7%,投资完成311.3亿元,同比减少305.9亿元,下降49.6%,降幅比1-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全市投资增速降低29.4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由上年59.3%下降到25.9%。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97.4亿元,下降20.2%,降幅比1-10月扩大3.9个百分点。
5. 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较大。1-11月,全市房地产业投资226亿元,比同期减少4.1亿元,下降1.8%,较1-10月降幅收窄5.1个百分点,虽然下降幅度有所减缓,但与上年同期增长44.2%相比下降了46个百分点,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四、对策建议
1.加强重点监测,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经济的预测预警,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和重点企业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抢抓机遇进行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加强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减轻宏观调控和市场环境变化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工作任务,倒排工作进度,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2.高度重视扭亏增盈工作和停产半停产企业。一方面,对亏损企业,实施亏损大户承包责任制,逐户制定扭亏减亏止亏的措施;另一方面,继续鼓励盈利大户增加盈利,确保全市效益指标稳步提高。深入当前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按行业类别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有针对性的实施扶持性政策,使其早日恢复生产。
3. 强化各类要素保障措施的到位,确保重点项目按时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不足是影响当前部分地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各县市要针对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对省、市重点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和保障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各类项目对各投资要素的需求,确保各类重点、重大项目按时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