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临汾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深层次矛盾叠加影响加深,在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下,临汾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抓好深化改革、平稳健康发展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三农”工作、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安全生产等“八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保持了整体平稳。
一、全市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平稳,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82.63亿元,同比增长3.9%,累计增速比1-9月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35.38亿元,同比下降7.8%,降幅比9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
1.分行业情况看,煤炭电力行业增速放缓,炼焦钢铁行业降幅收窄。1-10月全市规模以上煤炭采选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88.3亿元,同比增长5.5%,比上月放缓0.3个百分点;发电业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6.9%,比上月放缓3个百分点;炼焦业完成24.5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钢铁业完成77.7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
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74.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个月放缓3.5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027.38万吨,增长4.6%;洗精煤3841.37万吨,增长3.7%;钢材1064.92万吨,增长0.8%;水泥290.97万吨,下降1.4%;焦炭1556.68万吨,下降7%;生铁996.43万吨,下降8.5%;粗钢831.95万吨,下降18.5%。
(二)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趋缓,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3亿元,同比增长20.6%。
1.第三产业投资高速增长。1-10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7.8亿元,占全市6.1%,同比增长29.1%;第二产业完成382.6亿元,占全市40.1%,同比增长6%;第三产业完成512.6亿元,占全市53.8%,同比增长33.2%。三次产业由上年同期的5.7:45.7:48.6演变为今年的6.1:40.1:53.8。
2.新兴产业投资较快增长。1-10月,我市工业投资完成382.6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传统工业投资完成190亿元,同比下降6.8%;新兴产业投资完成192.6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分别高2.3、16.9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0.2%、50.3%。
3.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10月,全市民间投资完成481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月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50.5%,拉动全市增长13个百分点。
4.房地产、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制造业带动全市投资增长。1-10月,全市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房地产业投资完成218.5亿元,同比增长58%,拉动全市增长10.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49.3%;其次是以汾河、涝洰河、襄汾双龙湖生态建设为主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完成113.4亿元,增长70.4%,拉动全市增长5.9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8.7%;以山焦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山西伟涛食品有限公司百思富食品加工配送基地项目、山西铃木电梯有限公司2万台电梯生产项目等新型产业项目为主的制造业完成投资147.4亿元,增长19.5%,拉动全市增长3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4.8%。上述三大行业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9.1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2.8%。
(三)财政收入小幅下降。 1-10月,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2.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2%,增速比上月末回落4.0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3.42个百分点。
(四)对外贸易规模缩小,但降幅收窄。 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34114万美元,同比下降35.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1.2个百分点,比上月末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9639万美元,同比下降49.7%;出口14475万美元,同比增长6.5%。
(五)物价水平涨幅稳定。 1-10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与上个月持平,涨幅保持稳定,呈现出结构性上涨的特点。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看,以衣着类涨幅最为明显,上涨2.6%;其次为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2%;然后为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居住类上涨1.8%、食品类上涨1.3%。其余三类商品涨幅保持在1%以下,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3%。
(六)金融市场保持平稳。 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31.7亿元,比年初增加37.7亿元、增长2.1%;各项贷款余额总计917.3亿元,比年初增加71.6亿元、增长8.46%。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一)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 1-10月,全市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89.3%,比上年同期下降10.7%,比上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煤炭采选业价格指数81.6%,比上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炼焦业85.3%,回落0.1个百分点;钢铁业93.3%,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炼钢94%,回落0.5个百分点;钢压延92.9%,回落0.3个百分点;炼铁92.3%,回落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铸造96.3%,回升0.2个百分点。
(二)企业开工率低、生产稳定性差。 10月份,全市3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63户,与上月持平。停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有22户,占停产企业的36.5%;钢铁行业停产14户;铁矿采选业停产10户。全市企业开工率仅82.3%。
工业用电量降幅扩大。据市电业局数据显示:1-10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用电量98.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8%,降幅比1-9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工业用电量9.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降幅比9月份扩大6.9个百分点。
(三)企业持续亏损,运营艰难。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3.54亿元,同比下降15.5%;实现利润虽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亏4.46亿元,但盈亏相抵后仍然净亏损6.33亿元。分行业看,全市26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亏损,亏损面57.7%。其中,煤炭开采业实现利润2.52亿元,下降66.3%;炼焦业实现利润净亏11.6亿元,增亏1.64亿元;钢铁业净亏6.84亿元,减亏4.45亿元;化工行业净亏0.68亿元,减亏3.62亿元;电力行业盈利5.45亿元,净增利润额4.57亿元,增长4.2倍。
(四)工业投资增速较低。 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382.6亿元,增长6%,低于全部投资增速,在工业投资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炼焦业下降32.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0.9%。
(五)在建项目建设资金紧张。 1-10月,全市项目建设资金到位815.5亿元,增长13.5%,远低于同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7.1个百分点,其中,上年末结余资金25.5亿元,下降30.1%;本年资金来源合计789.3亿元,增长15.9%。由于资金紧张,全市各项应付款合计达192亿元。增长42.7%,其中工程款达147.5亿元,增长68.5%。
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我市主导产业市场处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环境,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为明显,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年经济的平稳发展。(临汾市统计局)(责任编辑:贾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