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格管理让天津运河重焕生机
□本报记者张红兵
11月26日,《法制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的北运河,看到五六十米宽的河面干净整洁,水波荡漾,间或还有几只野鸭在游动嬉戏,运河两岸景观带、漫水路、苗圃果园、设施农业等依次分布,一派田园风光。据武清区水务局同志介绍,治理之前的北运河只有十几米宽,水质也没有现在好,运河两岸更是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作为一个水资源稀缺且水污染曾比较严重的城市,是什么让天津运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一切得益于天津市实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去年关停污水直排企业446家
2013年初,水利部批复了《天津市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标志着天津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全面启动。
据了解,试点启动以来,天津市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控入河排污总量,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务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首先是治理河流污染,保障城市水域清洁。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完成了两轮“三年清水工程”,综合治理河道1100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65座,新建配套管网1500公里,封堵排污口976个,建成水环境在线监测中心。2013年全年关停污水直排企业446家,启动16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治理入河排污口528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27.8%。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17.7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
其次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了引滦水源保护整体方案,实行了天津最大水库于桥水库封闭管理武警驻训、南岸村庄整体搬迁、北岸文明生态村创建、库区种植结构调整、畜禽养殖技术改造以及湿地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六大举措。
57名河长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杨玉刚告诉记者,除了严控企业排污外,天津还在全市推行河长制,共有133条(段)河道纳入管理范围。
据介绍,在现有的57名河长中,两名是市水务局级领导,28名是区县长,其余都是乡镇长。按照规定,河长是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负总责,并向社会公布河长的名单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与此相适应,河道义务监督员应运而生。2013年,天津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河道义务监督员,37名符合条件的热心市民成为首批河道义务监督员,负责中心城区河道水环境的监督和评价。他们的职责是定期对所负责河道的治理和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及时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排污、倾倒垃圾、围垦、破坏管理设施等问题上报至河长办,为加强河道管理提供依据。
实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
杨玉刚强调,天津今后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强化重点用水单位监控管理,同时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加强重点水功能区与入河排污口监测,还将建立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将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自来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全部纳入水资源管理范畴。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根据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经过水资源论证。南港工业区、临港工业区、唐官屯加工物流区、宁河现代产业区建设都经过了严格的规划水资源论证。
天津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副处长何云雅说,天津是严重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七分之一,而且水污染比较严重,深层地下水超采率超过35%。目前天津市地下水取水全部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日取用地下水超过2000立方米的单位和项目由市水务局审批,其他的由区县水务局审批,且必须按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建立了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站网,对地下水取水量和地下水水位实行双控制度。
何云雅表示,经过最严格管理,目前,天津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初步形成,用水效率稳步提高,水资源管理保障能力大大增强。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