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19日,太原市突降大雨,晋源区也不能幸免。汛情就是命令,随着省厅、市局和区防汛指挥部下达的一道道指令,分局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一是国土所全体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全面细致的巡查排查,确保不留死角,没有盲区,只要是山区有人居住的村庄及通行道路全部巡查到位;二是全局应急分队全部待命,时刻准备投入抢险战斗;三是分局局长王海全、分管副局长、分局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确保指挥渠道和信息畅通;四是发现灾(险)情及时报告,并组织专家提出应急处置意见,指导现场及时予以处置;五是进一步明确职责,对于有责任主体的隐患点,根据气象预警,提前下达隐患通知书,责令做好排查和防范工作,其他隐患点全部由乡镇和村委会负责,晋源区主要涉灾区域为各大景区、山区交通道路、山区村庄、林业施工点及地面沉降区等;六是区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区长李富贵在王海全局长的陪同下,多次到一线督导排查情况、到隐患区指导救援工作。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司其职,国土分局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有力,一线同志们不怕辛苦勇于奉献,在各单位(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晋源区经受住了考验,此次强降雨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金胜镇武家庄村地处地面沉降区,全村320余户住房陷入一片汪洋,民房几近危房,镇政府和村委会投入50人进村入户动员宣讲,先后撤离村民1000余人;
西峪村因曾经的煤矿采空造成房屋受损,虽已列入首批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村庄,但尚未搬迁,看到几乎家家有房屋漏雨,金胜国土所所长焦冠、所员李永强在接到汛情指令后即刻赶往西峪村,与镇长等乡镇干部及村委会干部日夜奋战,24小时吃住在村里,分头做劝解工作规劝撤离,经过近十个小时的说服动员,危房内群众终于被真情打动,经引导、搀扶、背负,有120人被安置到山下董茹小学安置点;
晋源国土所负责晋源街办和罗城街办,所长张秀斌带人时刻巡查在多处极易发生边坡崩塌的太古公路、蒙山景区及有泥石流隐患的村庄内,发现太古路崩塌严重,立即报告晋源街办,并建议立即封闭太古公路,街办立即采纳,禁止车辆人员通行,并将风峪沟危险区居住人员全部清撤;
晋祠国土所辖区内有天龙山公路及多个隐患点村庄,所长闫建兵带领工作人员不间断的对该区域内巡排查20余次,为确保不留死角、没有盲区,19日晚8点,国土所工作人员仍在对区域内的两处隐患点进行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排查中发现两处隐患点的危旧房屋内有两名林业局植树人员在前期劝离后又返回房屋内,人不撤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闫建兵所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反复劝解,工人终于同意返回安置点,为防止两人再次返回,所里工作人员亲自将两人送回,此时已是夜里10点。
姚村辖区内的枣杜公路是通往最里端的清太徐县政府遗址和杏坪村的必经之路,公路沿线多处发生小型崩塌,道路严重受损,为确保安全,镇政府第一时间将道路封闭。道路虽然封闭,但险情没有封闭。为了确保道路及周边隐患点确实没有人员车辆通行,姚村国土所所长胡铁臣带领工作人员配合镇政府冒雨徒步行走十五公里对道路及周边隐患点多次进行巡查排查。在19日的巡查中,发现在桃坪村隐患点危旧房屋内住有80余名林业局植树人员,所住房屋几近倒塌,安全隐患重大,当即劝其撤离,工人拒不配合,巡查人员立即报区地灾办,区地灾办在第一时间书面通知晋源区林业局,终于将工人撤离现场。面对此次强降雨,分局矿管科临危不乱,代表区地灾办组织专家现场踏勘、协调区地灾领导组成员单位完成处置、指导紧急避险撤离、监督认真履职,在一线遇到困难时,及时想办法、出主意,为各国土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支撑。
自18日以来的强降雨,较1996年威胁更大,几天来大家一直战斗在地质灾害巡查第一线,特别是各国土所同志们,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果:全区共紧急避险撤离1400余人,封闭、封堵道路5条;最重要的是全区无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据气象预报,接下来还会有三次不同程度的降雨过程,降雨期和降雨后都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工作人员还将继续努力不松懈,巩固成绩,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