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迈入“国家园林县城”行列
3月8日凌晨4点不到,昔阳县环卫工人光美林就出现在自己的作业区域。在从事环卫工作5年的光美林眼里,昔阳县城正在一天天变美。特别是昔阳县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的消息传来,光美林自觉地将出工时间提前了半小时。
据悉,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昔阳县一本规划管到位,一张蓝图绘到底,5年累计投入1.5亿元,养护资金年均增长8.5%,通过拆违建绿、破硬造绿、拆墙透绿,形成了以城区绿化为中心,3条环城滨河绿化带为轴带,4个综合性公园为核心,道路绿化和街头绿地为廊道节点的布局,呈现出公园棋布、绿网交织、三水绕城的园林美景。截至2015年底,昔阳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21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6%、绿地率3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24平方米,3项主要园林绿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在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过程中,昔阳县坚持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与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承载力有机统一,通过部门联动、社会投入、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形成推进有力、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2011年,昔阳县设立园林局,依照县城总体规划,制定了12项规范性管理制度,依法划定了县城的13处主要公园、道路绿线和3处水域蓝线。之后5年,该县提质提速,依托现有河流、景观、旧城隍庙,改造废弃砖厂、臭水沟,建成了4个湖水清澈、设施完备的中心公园;融合生态景观与大寨红色文化的56处街头绿地点缀全城;17条道路两旁,新植的国槐、垂柳、法桐等景观树已亭亭如盖;旧县衙、梯云阁等古建筑和针对“大寨精神”的红色景观均被抢修性保护,成为这个山区园林新城的文化标识。
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最终还是为了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昔阳县坚持园林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并重,推行政府民生公益工程物业化管理,实现了坐商归店、游商归市;购买公共服务,将县城清扫保洁、园林管护整体承包,保洁管护高效节约;万人拥有公厕5座;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新城区实现雨污分流等,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
跨入“国家园林县城”行列,不仅提升了昔阳的城市品位,更增强了这座有着红色基因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前来投资发展,进而推动全县经济发展。(记者白续宏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