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体重不足1公斤救治119天 手掌宝宝奇迹脱险出院
胎龄还不到25周,他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妈妈的“保温箱”,出生时,身长只有33厘米,体重还不足一公斤,皮肤比纸还薄,血管如小孩发丝,大小比成人手掌稍大一些,各个脏器发育都不成熟……去年11月8日,这个被称为“超早产儿”的宝宝淘淘被送到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时,从医生到护士,大家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个孩子是否能成活。经过医护人员119天的精心呵护和治疗后,淘淘各项生命体征已经达到正常新生儿标准。3月6日,淘淘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顺利出院。
手掌婴儿胎龄不足25周
杨瑞英,31岁,阳泉人,和丈夫在榆次区工作、生活。对于杨瑞英来说,儿子淘淘的出生很不容易。2014年到2017年,她先后怀孕三次,前两次在怀孕两三个月时因为出血、胎停育没能保住孩子。第三次怀孕后,因为大夫说有可能还会出现习惯性流产,她特别谨慎,前三个月基本上就在床上躺着,不敢多走动。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怀孕24周(+4天)时,杨瑞英到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做常规产检时发现,已经有宫缩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去年11月8日,杨瑞英被紧急转到山西省儿童医院产科,当晚11时10分,淘淘就出生了。
因为胎龄小于28周,淘淘属于典型的超早产儿。在杨瑞英生产时,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护人员就一直守候在产房,淘淘一出生,就被直接送进了NICU的保温箱。
“26周育龄出生的宝宝我们有很大把握让他们存活下去,但是24周出生的宝宝我们是第一次遇到。”NICU主任冀涌说,孩子的预产期是今年2月24日,早出生100多天。“皮肤比纸还薄,血管如小孩发丝,大小比成人手掌稍大一些。同时,由于各脏器发育未成熟,孩子不会自主呼吸、不会排便、心跳也要靠药物来维持,诸多原因合并了早产儿常见疾病,生命垂危。”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精心呵护
张勇是淘淘的主管医师,第一次见到淘淘是在11月9日一大早。“在儿童医院工作了四年,都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我们心里都没底,一般情况下,最危险的就是1—2周,如果能挺过一周,孩子存活的希望就会大一些。”张勇说,由于过早离开了母体的营养提供,导致孩子组织发育不成熟,吮吸吞咽能力不全,为了解决小不点儿的饥饿问题,只能通过胃管喂养。在这期间,因为担心发生呛奶导致呼吸窒息等后果,医护人员每次都需要半个小时,用针头一滴一滴地往进推奶。而奶液的黏稠度又比一般液体要高,每次针推奶液都得小心翼翼、目不转睛。吃完奶后,最少还要再观察半个小时,看孩子面部、腹部有没有变化,血氧饱和度是否平稳,再决定下次喂奶的时间。因为没有自主消化功能,每次吃完淘淘的肚子鼓得像皮球,医护人员就继续进行相应的按摩,辅助他排便等。
因为孩子需要通过呼吸机来呼吸,如果呼吸机力度太大,有可能导致肺损伤,如果力度太小,又满足不了正常需求。为了准确掌握孩子的情况,保证呼吸机参数不会被随意调整,在淘淘刚住院的那几天里,张勇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候在淘淘身边,他开玩笑说,自己家孩子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为了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伤害和感染等问题,医护人员为淘淘进行了深静脉穿刺。“他的血管太细了,我们称为头发丝上扎针。另一方面,因为孩子太脆弱,经不起折腾,一定要一次扎好,特别考验我们护士的功底。淘淘每天需要的液体量,也是根据他每天的体重变化精确计算,24小时不间断匀速输入体内。”护士李晶说。
孩子的各项指征已达到正常新生儿标准
2017年12月21日,淘淘撤掉了有创呼吸机,换为无创呼吸机;今年1月25日换高流量吸氧,2月22日换鼻导管吸氧;3个月后他从保温箱出来了;大年初一医护人员为淘淘买蛋糕过了百天;5天前他脱离了氧气,能自主呼吸了。张勇说,孩子生命力是顽强的。
3月6日上午,记者在病房见到淘淘时,他正躺在婴儿床里挥舞着两个拳头,嗷嗷地啼哭着,俨然一个正常孩子。“小家伙估计是饿了。”李晶顺手抱起她,淘淘马上就不哭了。站在一边的奶奶高兴地说:“现在可能吃了,每天都要吃八九次奶,每次都是75毫升。”
趁着杨瑞英夫妇为淘淘办理出院手续的空隙,张勇和李晶为淘淘做了出院前最后的体检。“身长49厘米,体重3.3公斤,正常新生儿也不过如此。”张勇说。
目前,淘淘的头颅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没有任何不良表现,各项化验指标也都正常,孩子的反应力、眼神、哭声都挺好。体重增长也符合预计的生长曲线,完全符合出院标准。
“目前来看,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但出院后,还需定期进行检查,尤其要特别关注大脑、眼睛、听力的发育,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医生的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好孩子,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冀涌说。杨瑞英告诉记者,为能在孩子出院后享受到护士般的呵护、照顾,也为给他们节省费用,淘淘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护士就开始手把手教她如何给孩子抚触、拍嗝、按摩等,现在照顾孩子她已经得心应手。
○延伸
这些孕妇容易早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早产儿数量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在,大多数家庭对整个孕育过程都很重视,也特别小心谨慎,但为什么还会出现早产儿增多的现象呢?
冀涌分析说,随着危重早产儿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原本医学无能为力的早产儿现在可以救治,送到医院治疗的也就相对增多。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不放弃的态度,让早产儿有机会得到救治,这都是早产儿增加的重要原因。其次,不可忽视的是,促排卵药、试管婴儿等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多胞胎有所增加。多胞胎早产率高达40%—50%,比正常妊娠早产率增加20%。而且,产妇生育年龄偏大,随着二孩政策放开,高龄孕妇合并妊娠并发症几率大,这也有可能让宝宝早产。另外,之前若进行过人工流产,也会导致日后怀孕发生早产。还有就是生理状况出现问题,如胎膜过早破裂、子宫颈感染、阴道感染、性病及其他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容易导致早产。此外,情绪、压力等因素也会导致早产。孕妇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就越高,紧张、焦虑和抑郁与自然早产关系密切。还有一些不良生活方式,比如抽烟、饮酒、熬夜等也会增加早产发生率。
早产儿如何在体重上追上足月儿
“正常的宝宝是在40周时出生,而早产儿37周前就出生了。”冀涌说,由于早产儿的各个脏器发育都不成熟,出生后便会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呼吸窘迫、颅内出血、脏器代谢不好、免疫力差易感染、消化不好易患小肠结肠炎等,所以这些孩子要闯过一道道关卡才能活下来,因此,很多家长对早产儿的信心不足,中途放弃。“虽然早产儿出生后会因为器官发育不成熟,面临很多危险和并发症,但只要父母亲坚持、不放弃,很多早产儿一样可以生长得很健康。”冀涌说,足月新生儿每公斤体重每天至少需摄取热量120大卡,早产儿每公斤体重每天需摄取130到140大卡以上热量,才能维持理想的生长速率。
营养照护方面,不论是早产宝宝还是足月宝宝,最好的乳品选择当然是母乳。“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儿及术后患儿,因各种原因所致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如果能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喂养不耐受、坏死小肠结肠炎及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冀涌说,母乳对危急重症早产儿来说,已突破食物概念,成为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
孕期生活要规律患病勿拒绝治疗
“孕妇中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拒绝一切药物,患了妊娠糖尿病、高血压也不治疗。其实这样对胎儿的危害更大。”冀涌说,妊娠高血压,如果不用药控制,就会造成胎盘血管过细,营养供应不足,胎儿发育不好,所以容易早产;患了糖尿病也是一样的,不用胰岛素治疗,也会同样出现胎儿营养供给不足问题。
冀涌提醒备孕的妈妈们,如果打算要宝宝,就要提前控制好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其次,凡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的孕妇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辅导、咨询等,使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恢复健康、平静心态。孕妇还要养成早睡早起、充分休息的生活习惯。此外,冀涌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走出误区,如果孩子是早产儿,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孩子同样可以健康发育。
○名词解释
什么是早产儿?超早产儿?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之间分娩。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克。我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约为117万,占全部新生儿的10%,为全球早产儿数量第二多的国家。近年来,由于早产儿治疗和监护手段的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国外学者建议将早产定义时间上限提前到妊娠20周。胎龄小于28周分娩的早产儿被称为超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