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干旱之年 应县农民收入不减反增
蔬菜种植撑起半边天
本报讯 (记者 袁兆辉 通讯员 丰开罡)“今年要不是蔬菜种植打底,俺的收入恐怕又来五去五,白忙活了。”10月22日,记者来到应县杏寨乡杏寨村,尽管该县今年遭遇了大旱,秋作物减产幅度达35%以上,但该村村民赵连忠的收入却不减反增,他种的6亩甜椒纯收入6.3万元。在应县,今年发“菜财”的农民不胜枚举。全县20万亩蔬菜,亩均纯收入6500元,蔬菜种植产业在大旱之年撑起了该县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
要论应县蔬菜为什么在灾年能取得好收成,应县农委主任尹式平道出原因——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近年来,应县围绕被列为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和小农水建设示范县的机遇做文章,打好水利工程攻坚战。全县年平均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在重点蔬菜产区推广普及了管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全县累计建设高标准节水园区35万亩,不仅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而且降低了灌溉成本。
与此同时,应县还加大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使用,针对境内蔬菜老产区病虫害流行蔓延,种菜效益锐减的现实,从2013年起,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攻关团队,整村推进蔬菜病虫害防治示范项目。同时,重点推进20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承包项目,还在4个乡镇实施了无公害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有效解决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应县还大力推广工厂化育苗,先后培育禾顺、金满仓、天禧等大型工厂化育苗基地近10家,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种苗2亿多株。这些优质种苗具有抗寒、抗旱、抗逆、抗病毒、抗病虫害特征,比常规品种早上市10天左右,亩均增产15%,增收500元左右。此外,该县先后引进推广蔬菜新、优、特品种100多个,促进了蔬菜产业的整体上档升级。
上述工作的实行,取得了显著成果。应县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县,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青椒、架豆、胡萝卜等9个品种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10万亩“应州绿”蔬菜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整体验收,取得了出口海外的“通行证”,应县紫皮大蒜还申请注册了朔州市第一个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截至目前,全县拥有种植、流通、科技服务等和蔬菜相关的专业合作社100多个,拥有社员2000多名,带动农户2万多人从事蔬菜种植。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