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红火日子旺 农旅融合布局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推进省会城市特色农业发展、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着力打造出五条乡村休闲旅游带:以晋源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为主的西北部山水人文休闲带;以清徐县、小店区为主的南部平原田园风光体验带;以阳曲县为主的北部黄土风情领略带;以娄烦县、古交市为主的汾河水源度假带;以杏花岭区、迎泽区为主的东山生态农业观光带。
这农旅融合的“五带”,彰显出全市“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强旅兴农”的新兴产业风采。
让旅游品牌“强起来”
“白天,游客在外游太山蒙山、逛晋祠古村、赏荷花稻田;晚上,回到精心布置的小院里,尝尝美食、唠唠家常,过几天‘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日子,多惬意!”晋源区赤桥村民宿“老成院子”内,刚刚接待完一批游客的成建中,忙着打理他200平方米的楼顶花园。这里,秋千、廊架、茶台、影音娱乐室、智能家电等一应俱全,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入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便捷的周边游成为大众的新选择,集人文古迹、民俗体验、绿色餐饮、特色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游项目,迎来越来越多的自驾游客。千年古村赤桥村的民宿经营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路风生水起。
“我这儿节假日几乎没空房,第一年营业收入就有十多万元。”成建中向记者介绍,像“老成院子”这样的民宿,赤桥村有30余家,或古朴或现代,或中式或西化,各具特色。今年入夏,晋祠供电所还为70户村民新装了电动汽车充电桩,方便民宿店主接送游客的同时,又能为自驾游的私家车提供免费充电服务。
如今,赤桥村民宿已初具规模并形成品牌,可提供500张床位,订单70%来自携程、美团等线上渠道,餐饮等商户也陆续在这里创业开店,传统古村在新时代走向乡村振兴的致富故事正在这里上演。
让旅游机制“活起来”
在娄烦县的汾河水库,跨过壮观的水库大坝,汾河水顺势流淌,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就在弧线的“环抱”之中。
下石家庄村是一方有山有水的秀美之地。近年来,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村子依托汾河水流经村庄的独特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吃上“生态饭”,过上好日子,村子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一直以来,由于紧邻库区,为保护汾河水源地,村里不能发展工矿企业,不能搞养殖业,村里的土地也已退耕还林,外出打工成为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此,村党支部书记曹贵生决定,借着省级旅游景点——汾河水库风景名胜区,大做生态文章,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成立汾河湾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陆续建成300亩的汾河湾生态农庄、120亩的西梅采摘园、3个淡水鱼塘,以及游客集散中心,形成了集果蔬采摘、垂钓、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农家庄园。其中,占地22.5亩的汾河湾水上嘉年华是村里发展旅游的“点睛之笔”,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增收致富,发展旅游来得更长久。”曹贵生说,“靠着乡村旅游,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下一步,村里将继续通过旅游公司运作,健全乡村旅游体制机制,让村子风光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村民越来越富。”
让旅游资源“厚起来”
万柏林区周家山村地处西山腹地,村居山巅,地势险要。抗日战争时期,村子被日军侵占,青壮年男人被拉去修炮台、筑工事,老人、妇女和孩子为了逃命,冒险攀登悬崖峭壁,在山洞中避难。
在这处孤儿塄抗战避难所,与外界隔离60余年的石墙至今仍在,不到一米宽的通道弯弯曲曲延伸了150米。在离地面近40米高的崖壁中间,深5米的洞穴里布局成20余个大小不一的房间,里面残存着石灶、土炕等生活物件。
风云万变,风物依旧,每一个物件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2009年,周家山抗战避难所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山村以此为契机,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壮大集体经济。如今,每逢节假日,来访者络绎不绝,人们重走抗日路,追寻红色记忆。
“发展红色旅游,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厚重感。”村党支部书记张才伟说,“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可以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弘扬革命文化本身也为我们凝聚了奋进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记者手记
乡村旅游火了,村民日子旺了。如果说农村美了,还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
整个采访过程中,走进一个又一个村子,记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山清水秀和鸟语花香,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旅游产业的发展、集体收入的增加,给他们带来了成就感和底气。羡慕当地优美的环境以及越来越有盼头的美好生活,更感动于村干部与村民们的勤劳实干,他们用实际行动推动着共同富裕的真正落地,也撑起了乡村振兴路上最美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