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子河”河道水利工程基本完成

11.05.2015  11:25

      本报讯 记者郜盼报道:近日,记者自城区“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获悉,“三河一渠”作为长治市环城水系,是不可多得的城市建设宝贵资源,该工程不仅是该市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山西大水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浊漳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三河一渠”改造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各分工程均有所进展,其中石子河河道水利工程基本完成。
  “三河一渠”由石子河、黑水河、南护城河和东防洪渠组成,河道总长20.25公里,治理面积271.63万平方米。在综合治理过程中,城区遵循“治水活水、乐水美水、山河怡趣、环城流美”的建设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先治理河道(建设安全的河、流动的河)、后开发两岸(建设美丽的河、繁华的河)”的原则,制订了《“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组建了“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等相关组织机构,完成了河道原貌的影像拍摄工作及洪峰流量的重新预测工作,开展了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标工作及建设资金的筹措工作,制定了河道施工围挡方案并开始实施,清除了河道内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此项目开工以来,长治市城区严把质量关,确定质量控制体系,完成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实行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快进度,积极稳妥地推动了“三河一渠”工程的建设。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7月,“三河一渠”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有关部门和工程建设人员,努力克服施工作业时间短、工程后续遗留问题多等诸多困难,全力抢时间、赶进度、保工期。去年年底,石子河1至4标段共完成土方清运37万立方米,河底防渗、防冲工程7.7万立方米,建橡胶坝6座、溢流堰8座,建设步道等景观节点71处。目前,石子河河道水利工程基本完成,景观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25%,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今年5月将基本达到放水条件,10月完成全部工程;黑水河已开始清淤工作,今年10月达到通水条件,年底完成全部工程的80%;东防洪渠将于今年10月具备通水条件,年底前全部完工;南护城河年底完成全部工程的80%,各项工程正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中。
  据了解,“三河一渠”中石子河发源于壶关盘马池,从郊区河头桥入境,自东向西经桃园、紫坊从城区北部穿过,在邱村铁路桥出境,向西汇入浊漳河。黑水河发源于长治县黎岭,从长子门村南入境,自南向北从市区西部流过,在紫坊游园汇入石子河。南护城河起始于淮海中学,自东向西从城区南部穿过,在西南关村西煤气公司加气站处汇入黑水河。东防洪渠是1950年市区东部爆发特大洪水之后,人工开挖的一条河道,起始于南山头村,由南向北从城区东部穿过,在十中桥汇入石子河。

来源:上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