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跟随“环保管家”下企业
执法人员检查排污设施。
2月15日中午,见到中北高新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战权、李清宇时,是在太原锅炉集团大门前。“已经过了12点了,工人们都开始吃午饭了,咱进去吧!”战权看了看表。对于执法人员选择的颇不寻常的时间点,记者一头雾水。随行的,还有山西智慧环保管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杜玮。
战权的手上有一张“环保管家协助单”。“协助单分上下两联,上联留存在市生态环境局中北高新区分局。”战权说,“通过环保管家,我们为企业提供免费的专家服务。”
进入大门,三人直奔喷漆房。路上,杜玮告诉记者,作为中北高新区最大的企业,太原锅炉集团的喷漆房以及焊接车间,是分局环境监管的重点。
进入喷漆房,喷涂黄漆的锅炉钢架映入眼帘,大功率风机正隆隆作响。厂房里除了两位值守的工人,看不到喷漆工。杜玮伸手摸着钢架上的漆,感叹地说了两个字:“不错!”见记者不解,他解释说,漆已经干了,但风机还在抽排,这样做才符合要求,别看这种小细节,它体现出环保管理的精细化,因为漆虽然干了,但还是有挥发性有机物散发。
一次例行检查,验出了太原锅炉集团环保治理的“成色”。而记者也明白了,执法检查时间点的不寻常之处。
“分局帮我们引入‘环保管家’,主要是为了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在细节上完善环保措施。”那晓东介绍,“有不懂的问题就问,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环保管家’还会举办线上培训,时间也很短,就一刻钟左右,不占用大家生产时间。”有了“环保管家”,企业改掉了很多环保上的坏习惯。”
在太原锅炉集团的一面墙上,记者见了环保绿码——绿码已持续了250天。
在返回的路上,战权说,中北高新区只有4名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可管理着园区140余家工业企业。引入“环保管家”后,专家为企业环保把脉问诊,再对症下药开出“处方”;企业照单“抓药”,政府负责监督实施。三方联动,促进了园区企业的科学生产、精准施策。
记者感言
用好这根“绣花针”
在企业环境治理上,要下足“绣花功夫”,这关乎到一座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关乎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环保管家”的上线,打通了环境监管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遇到环保疑难杂症时“有医可寻、有药可医”,帮助企业提升自主环保管理能力,让企业环境治理更精准。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于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环保管家”恰似那根“绣花针”,让环境治理更人性化、精细化,并推动环境治理由“监管型、约束型”向“服务型、引导型”转变。
这根“绣花针”,我们当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