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两会特稿】“三个一批”集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15.01.2021  18:41

  2021年1月1日,全省开发区2021年第一期“三个一批”活动在各市火热开局。
  这一天,总投资5.55亿元的宏瑞祥碳基新型建材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产4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和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开工;预计实现年产值80亿元的20万吨焦炉煤气制氢项目签约。
  这一天,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413个,总投资2800亿元;开工项目268个,总投资1288.6亿元;投产项目245个,总投资556.7亿元。
  在新征程的第一天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山西用实际行动和务实举措,进一步释放“转型为纲”的强烈信号,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的严峻考验,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作用,“三个一批”活动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成果斐然。2020年,全省开发区签约1966个项目,开工1657个项目,投产910个项目。
  全省各地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展示了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山西效率、山西速度和山西形象。

久久为功,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我们的项目从签约至点火试运行,仅历时5个月12天。”1月13日,在阳泉市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贵荣谈及日昌晶蓝宝石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的整个过程,依旧很激动。
  作为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中新材料代表项目,日昌晶蓝宝石项目刷新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阳泉速度”。郝贵荣说:“项目的顺利进展离不开多方的及时纾难解困,我要给阳泉的营商环境点一个大大的赞!”
  蓝宝石项目“新”在何处?据介绍,日昌晶新材料(山西)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的蓝宝石衬底生产科技型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整个园区建设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打造全球最大蓝宝石晶体生产加工基地。目前,钽酸锂、铌酸锂等后续项目设备已安装完毕,正积极引入纳米奇倒模法等先进工艺,加紧对接LED切片等下游产业,着力构建半导体新材料全产业链。
  “阳泉速度”只是“山西速度”的一个缩影。2020年,在疫情影响的形势下,我省强化“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持续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省开发区围绕14大标志性、战略性产业集群,聚焦“六新”,在抓项目促转型、大招商招好商、优环境强服务、抓落实提效率等方面比学赶超,奋力开创项目建设新局面,为我省转型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0年,全省开发区签约1966个项目,总投资12327.5亿元;开工1657个项目,总投资6683.4亿元;投产910个项目,总投资2688.5亿元。
  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主战场、主引擎的地位日益凸显。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开发区88家,其中纳入统计的开发区77家,包括工业类64家、现代农业类7家、生态文旅类6家。2020年1月至11月,64家工业类开发区工业投资完成1027.7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省的4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41.8亿元,同比增长6.3%,占全省的33%;转型项目完成投资906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88%;高新技术企业数1604个,同比增长67%;实际利用外资59.4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省的58.4%。

壮大“六新”,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升级

  在山西综改示范区,锦波生物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国际范围内首次解析了人源胶原蛋白原子结构,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在大运新能源汽车集团,每两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下线。组装线上忙碌的机械臂,发出舒肢展臂的声音。2020年创造了超过500亿元的产值。
  在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900多台服务器机柜同时运行,超快的计算速度、超大的存储功能,让数据中心的年产值达到5亿元。
  在“率先”上抢先机,在“蹚出”上下苦功,在“新路”上勇探索。聚焦“六新”,一幅幅生动的转型发展画卷正在全省各地徐徐展开。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充分发挥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围绕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力培育“2+9”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即培育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标志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节能环保与绿色建材、现代医药与大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等9个特色发展的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高科技产业新区。2020年,示范区新增“六新”企业1194家,其中,新基建342家,新装备427家,新材料101家,新产品128家,新技术51家,新业态137家。
  没有高质量,转型发展就失去了竞争力;没有高速度,经济规模上不去,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全省紧紧围绕“六新”抓项目,瞄准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持之以恒上项目、强投资、增动能。2020年1月至11月,全省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978个,当年签约并开工项目2145个,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72%。聚焦“六新”突破谋划项目,编制了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图谱,发布330个重大招商项目。组成20支小分队开展精准招商,先后对接国投、国药等170余家产业链核心企业。举办京津冀产业转移洽谈对接会、晋闽产业合作交流暨项目对接会等5场省级重点招商活动,签约44个项目和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462亿元。健全投资客商跟踪服务机制,累计为100余批客商提供投资服务。

改革创新,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020年,开发区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三化三制”改革深入推进,2019年设立的13家开发区“三制”改革基本到位,34个开发区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层次人才144人,64个开发区实行管运分离或市场化专业化运营,9家开发区开展国际合作,15家开发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开发区布局基本成形,总数达到88家,标准化厂房、科技孵化器、双创示范基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快推进依法授权到位,各开发区共承接省市县下放权限11482项。出台了开发区投资项目建设全程领办代办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
  在“三个一批”活动中,全省各地创新做法,以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支撑“六新”,推动转型发展。
  运城市出台落实项目为王“五个一”推进机制,“一季一签约”“一季一 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取得积极成效,夯实了谋划、储备、建设、达产达效“四库”基础,重大项目建设跑出了运城加速度。
  长治高新区引进山西大地控股集团参与开发区建设的“开发区+管理运营团队”的模式,利用大地控股的专业团队、专业招商、专业运营优势,合作成立了山西新高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快推动长治高新区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晋城市对体制机制大胆重塑,实施“三化三制”改革。围绕国际化、市场化和专业化要求,实现领导班子任期制和全员岗位聘用制、工资绩效制。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转型上项目,持续推动“三个一批”活动,将全面开展“四比四看”活动,比谋划储备、看项目质量,比招商引资、看签约落地,比开工建设、看工程进度,比服务水平、看满意指数。综改示范区和其他开发区要新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项目,力争全省开发区签约项目增长30%,投资突破1万亿元。

原文链接: 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10115/5873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