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应该直奔主题
多年来,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孩子幼升小、小升初都是家长们心中的痛点。
2014年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售价高达340万元,单价34万元/平方米,只因其对口着北京最好小学之一的实验二小。2015年,教育部两提“多校划片”,意在改变“单校划片”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把学生入读小学、初中由“一对一”变成“一对多”,学区房不再成为入读哪所学校的确定因素,以此消减学区房的优势,为“高烧”的学区房价降温。201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并列出24个试点城市。
此举无疑体现了一片恤民之意,但若从改革层面看,“多校划片”只能算是权宜之计。
眼看离一年一度的入学季已为时不远,从效果反馈看,除了让学区房的家长多了一份惴惴之外,此举并未给普通百姓带来更多欣喜。在已经公布的试点名单中,山西并没有城市划入其中,但相关试点城市对此至今仍是应者寥寥。
近年来,在收费择校、推优等形式相继被禁之后,高价买学区房成为了家长们唯一的选择,从凭条子到凭房子,再到现在“多校划片”碰运气,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进步,但对多数普通百姓而言,运气不仅靠不住,而且不靠谱,现实中无非是让他们多了几分猜想而已。
从表面看,“多校划片”较“单校划片”似乎是给学区房降温的一剂良药,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实质并未因此改变,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教学设施的优劣依然存在高下之分,各学校之间三六九等的标签依然牢牢粘贴在家长们的心上。谁都明白,在好学校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的差距在家长们心中就是那条起跑线的差距,所以,这一改革根本无法化解人们强烈的择校冲动。
目前,中国改革正在驶入深水区,教育领域改革早已是民心所盼。针对学区房价高烧不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改革充其量只是治标之策,在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病症未能根治之前,仅仅靠为高房价退烧的方法,虽然用心可嘉,但结果必然是无济于事。
是教育跟着百姓走,还是百姓被教育拖着跑?应该说,被教育拖着跑仍是当下很多百姓的现实之困。前些年,“撤点并校”曾使许多农村孩子的求学路道阻且长,今天,城市区域间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再度让无数家长焦虑不已,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虽然只是几个街区之隔,但对大多数百姓而言,其间的距离恐怕比偏远农村孩子的上学路还要遥远。
据统计,我国移居海外人群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远走他乡,目前,太原市越来越多的家长正在选择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去就读。
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改革绝不能舍近求远,更不能避重就轻。只有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机制,教育均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现实中,这种做法已经有先例可寻,给孩子们一条公平的起跑线真有那么难吗?
教育改革到了直奔主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