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大操大办子女婚宴变少了”“公款大吃大喝不见了”“公车私用现象收敛了”“干部住村入户频繁了”……8个月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我市党员干部真真切切进行了整改,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转变。
2014年2月20日,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全市6900多个活动单位、14万多名党员积极参与。各活动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三严三实”要求,持续用力查找、聚焦、解决“四风”问题,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
“我前段时间刚去工商所办过营业执照。都说以前办事要送礼、请客。现在不仅不用了,办事人员的态度还很好,办起事来也更快了。”从事母婴行业的个体经营户李先生说。
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影响下,社会上请客送礼、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正在减少,铺张浪费、比豪华比档次的行为也明显减少。一切按规矩办事、一切从简从轻的观念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晋城市接待办公室承担着我市公务接待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接待办结合工作实际,从“五个一”入手,规范接待工作的各个环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做到了“情”中求硬。
“市接待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两个条例’以及本省《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领导干部公务接待活动的规定》等有关要求,制定了我市《规范公务接待活动暂行规定》,明确了接待标准,告别迎来送往,放弃鲜花地毯等。在接待过程中,实行一函、一客(宾)、一下单、活动结束一存档、月底汇总一结账的‘五个一’流程。接待费用得到严格控制,和上一年度相比,下降幅度非常明显。”市接待办的一位同志如是说。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经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党员干部补足了精神之“钙”,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作风明显改进。
市行政审批中心工作人员说:“审批中心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从审批服务的流程到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都做了严格的规定。限时回复群众咨询,从严落实‘两个责任’,高标准严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杜绝窗口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和不廉洁行为,实现窗口廉洁政务。”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高平市财政直接拨付资金4亿多元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市区破损路改造与小街小巷硬化等32个突出问题;泽州县出台了提高农村医生生活补贴政策,在岗农村医生在原生活补贴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400元,达到每人每月800元;城区投资600万元设立了农村专项解困基金,投资750万元设立了社区专项惠民基金;阳城开展“一村一警”大走访活动,455名政法干警联系467个行政村,帮群众办实事。
“今年县里有了好政策,给我们增加了4800元的补贴,加上其他收入,我全年收入将近3万元,收入增长了,也能更加安心工作了。”从医40多年的泽州县金村镇杨会明逢人便夸。
有效整治“四风”积弊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考核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据数据统计,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8%,发文数量同比下降21%;市级各部门各单位评比表彰项目减少546项,精简50%;清理超标超配公车144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4.8万平方米;压缩“三公经费”5%以上。同时,查处“吃拿卡要”等问题79起90人。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256起,299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先后对15起公职人员违纪典型案件、10名农村干部违纪典型案件和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曝光通报。同时,全市清理废除制度1500多个,制定制度7300多个,拟制定制度2400多个,初步形成了务实管用、配套衔接的制度体系。
一个个数字就是一件件实事,一件件实事就是一个个成果。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来之不易,作风建设还在“爬坡过坎”。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10月收官,但活动结束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无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