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困境儿童是“国之要事”,需合力而为
救助困境儿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列在特困群体之首,列入中央政府施政的“国之要事”,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当,需合力而为、久久为功
儿童不仅属于家庭,也属于国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公平公正,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救助困境儿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列在特困群体之首,列入中央政府施政的“国之要事”,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当。
给困境儿童以特别的关爱,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要求。两个多月前,国办印发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健康和教育为重点,给予困境儿童以关怀和保障,帮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公平“起跑”。梳理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关爱留守儿童”“改革完善孤儿保障、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等论述,无一不是对祖国未来的细心呵护。一些地方政府,也建立了制度化救助体系。
何为困境儿童?按照民政部的定义,儿童分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其中,困境儿童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和流浪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包括父母重度残疾或重病的儿童、父母长期服刑在押或强制戒毒的儿童、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因其他情况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学术界认为,困境儿童的范围包括孤儿(含弃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受暴力侵害儿童、残疾儿童、艾滋病感染儿童、患重病或罕见病的儿童等。困境儿童作为一个群体概念,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在儿童权益保护的大框架内,明确了发力重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民生“蛋糕”在不断做大的同时,重点要对弱势群体倾斜。困境儿童,无疑是弱势群体中最为弱势的部分。这些孩子,或是没有合适的家庭环境,或是生理存在缺陷,或遭遇其他严重问题,承受着很多成年人都难以承受之痛。在“获得感”上,同样有“轻重缓急”之分,需要对不同群体之“得”加以细化。就儿童权益保护来说,发达地区和城市儿童所盼之“得”,无疑是入学公平和减轻课业负担等,而困境儿童急需之“得”,则是“雪中送炭”的救助,是“生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救助有门”。这些,绝非送上一个新玩具、补助几百元那么简单,需要一种长效的保护机制和服务体系。
在困境儿童群体内部,处于不同困境的孩子也有不同的需求。孤儿,可能最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受暴力侵害儿童,可能最迫切需要离开暴力环境;患重病或罕见病的儿童,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可能更需要一针昂贵的药剂。每个孩子的需求都不一样,有的是生活照料,有的是心理干预,对此,各级政府应有清晰的认知,精准地实施分类保障。
让困境儿童共享阳光雨露,政府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爱心有条件的个人和慈善组织也应尽力依法依规开展救助。只有合力而为、久久为功,才能给予困境儿童充分关怀和保障,帮助他们获得与其他孩子一起公平“起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