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初显 仍需攻坚
去年一年,环境质量有没有改善?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哪些见到成效了?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我国目前环境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盘点。
环境治理成效初显
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好。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7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21.6%;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
而《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可以看出,我国2015年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范围在扩大,从2014年的161个扩大至2015年的338个,达标城市从16个上升至73个,达标城市比例上升4.0个百分点。
对比两年的公报数据,2015年PM2.5年均浓度范围为22微克/立方米~107微克/立方米,平均为55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14.1%。
美国NASA卫星观测也印证了这一点,观测到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出现了颗粒物的降低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珠三角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整个区域全年PM2.5浓度已达标,成为全国率先达标的重点地区。
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步,说明我国可以解决特大城市群在快速发展中的空气污染难题。
同时,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也在积极推进,有的领域已呈现出局部改善的趋势。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劣Ⅴ类水质断面从2014年的9.2%降至2015年的8.8%。
硬举措彰显威力
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治理和改善环境的决心与意志,离不开硬举措的扎实推进和实施。
一系列数字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在国家层面,2015年,全国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次),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两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环境保护部对33个市(区)开展了环境保护综合督查,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8000多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00多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00多件;各级环保部门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1/3多;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126万辆……
在地方层面,2015年,浙江省全面完成5100公里黑臭河整治,削减了7个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江苏制订黑臭河道三年整治计划, 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3年每年治理100条河道,上一年度治理验收未达标的河道下一年继续滚动治理;山东实行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济南等7城市统一治污政策、统一治理措施、统一治理标准和时限……
综合分析公报中的数据和措施,我们也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由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实施时间最早(2013年9月),相应的,其措施实施时间更长,所以大气的改善程度也最明显;《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实施时间次之(2015年4月),其效果也有所显现。基于此,近日刚刚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让我们对其作用和影响有了更多期待。
再接再厉持续攻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虽有所改善,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重视。
比如,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地表水Ⅰ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陈吉宁部长今年4月19日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上就指出,我国水环境状况明显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地表水质状况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态势,特别差和特别好的水体均在减少。二是主要污染因子出现结构性变化,比较难治理的氨氮、总磷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治理更难、投入更大。从全国情况看,地表水总磷超标断面比例已逼近化学需氧量。
同时,O3即臭氧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公报显示,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95微克/立方米~20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50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上升3.4%。
另外,东部城市和区域PM2.5及PM10污染负荷高、北方冬季重污染问题突出、去产能压力大、城市黑臭水体、地方环保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土壤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这些问题时刻提醒我们,千万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需要保持客观理性,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攻坚,给人民群众更多在环境质量改善上的获得感。
环境状况公报知多少?
空气质量咋样了?
【地级以上城市】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有7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21.6%;26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8.4%。
达标天数比例分析表明,338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19.2%~100%之间,平均为76.7%;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3.3%。超标天数中以PM2.5、O3和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居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6.8%、16.9%和15.0%。
【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
2015年,74个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城市监测结果显示,1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2014年增加3个;6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达标天数比例分析表明,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32.9%~99.2%之间,平均为71.2%,比2014年上升5.2个百分点,比2013年上升10.7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8.8%。
●————重要举措
【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考核办法要求,对各省(区、市)2014年度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修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大幅提高处罚力度。《大气十条》22项配套政策全部落实,《大气十条》要求的25项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全部颁布。
水变干净了吗?
【全国地表水】
2015年,97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覆盖了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及太湖、滇池和巢湖的环湖河流共423条河流,以及太湖、滇池和巢湖等62个重点湖泊(水库)。监测表明,Ⅰ类水质断面(点位)占2.8%,比2014年下降0.6个百分点;Ⅱ类占31.4%,比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Ⅲ类占30.3%,比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Ⅳ类占21.1%,比2014年上升0.2个百分点;Ⅴ类占5.6%,比2014年下降1.2个百分点;劣Ⅴ类占8.8%,比2014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总量为355.43亿吨,服务人口3.32亿人。其中,达标取水量为345.06亿吨,占取水总量的97.1%。
●————重要举措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环境保护部印发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制订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筹备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建立信息调度通报机制,编制水污染防治工作简报。
排放减少了吗?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201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223.5万吨,比2014年下降3.1%,比2010年下降12.9%;氨氮排放总量为229.9万吨,比2014年下降3.6%,比2010年下降13.0%。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
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859.1万吨,比2014年下降5.8%,比2010年下降18.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851.8万吨,比2014年下降10.9%,比2010年下降18.6%。
●————重要举措
【超低排放】
2015年,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加快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其中东部地区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2017年前总体完成,中、西部地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分别在2018年、2020年前完成,并明确了超低排放电价补贴、发电量奖励、排污费激励、信贷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