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改革绘蓝图 我市各领域重点改革风生水起

23.01.2021  09:49

同创谷为我市引进高新项目。全媒体记者 米国伟 摄

  回眸“十三五”,我市坚持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各领域重点改革风生水起: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能源全产业链雏形逐步构建;推进太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多层次打造创新生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改革蹄疾步稳,全面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动力活力。展望“十四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新模式,持续推动市属国有企业脱钩改革及整合重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品质,让你看见更好的太原。

   十三五”改革见实效

  “十三五”前四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总量迈上4千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由“十二五”末的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在全省的首位度由21.4%提高到2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4%,增速持续保持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回望“十三五”,一朵又一朵的科技创新之花在我市竞相绽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太钢高端碳纤维、长城智能制造基地、中电科碳化硅、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等重大转型项目建成投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信创产业布局进入全国前列,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0%左右。

  “十三五”收官,太原现代服务业集聚态势也已雄姿展现。看市场——以华润万象城、华宇百花谷等城市综合体为引领的大型商圈格局基本形成,连锁便利化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看创新——太原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实效,中科院山西先进计算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载体落地投运,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开工建设,山西智创城、太原同创谷等品牌双创载体多点布局;看人才——人才引进力度前所未有,启动建设人才公寓,近两年累计迁入各类人才及家属8.9万人;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2017年的321家猛增到8700家,在全国省会城市居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年的380家增加到2137家。

   十四五”改革绘蓝图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期,是我市建设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的攻坚期。展望“十四五”,我市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添力。

  《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将大幅提升,在全省的首位度显著提高,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位稳步前移。工业对经济的支撑更加有力,新兴产业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蓝图已经绘就,唯有实干奋斗,发改部门将做好规划建议与规划编制的衔接,将规划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落实到规划编制制定上,落实到项目的谋划支撑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举措保障上,特别要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落地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牵引性的大项目好项目,以优质项目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根基。”市发改委主任何爱萍表示。

   开局年”改革更坚实

  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创新是改革的关键抓手,新的一年里,我市将围绕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合成生物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领域前瞻布局创新链,以非均衡战略制定新材料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差别化激励政策,促进新材料迭代创新,努力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研发基地,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太原农信社改制步伐,深化教育、医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民生领域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

  “任务书”明确,“路径图”绘好,唯有实干才能实现目标。市科技局局长庞虹表示,全市科技系统将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六新”突破,实施撬动资源聚力新基建布局,瞄准新技术开展创新研发,聚焦新材料抢滩创新高地,提升装备制造业创新竞争力,促进新产品价值链提升,激发新业态创新发展“六大行动”,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努力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