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太原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18.10.2017  05:53
低保标准提高6次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成470个

  低保标准提高6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成470个,社区惠民项目建成5939个……市民政局昨日发布消息,十八大以来,我市的综合救助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服务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五年来,我市连续出台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其间,先后6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提高到553元/月/人,农村低保提高到496元/月/人,增幅分别为55% 、 96.7% ;累计救助低保对象11.86万户次, 21.6万人(次),支出低保资金10.37亿元。医疗救助累计救助59.49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81亿元。临时救助累计救助4.94万户(次),支出救助资金4900万元。五保供养累计支出1.34亿元,市级以上累计下拨救灾资金5549万元,救助受灾群众约50万人。

  同时,我市建成城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470个(城市197个,农村273个) ,床位4700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74个,床位1480张,医养结合床位数2049张,社区老年餐桌117个,免费发放“爱心一键通”手机5.33万部,智慧社区协调运转全市2461个社区为老服务点, 760支服务队、 10.2万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不断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

  我市“养教治康安”五位一体孤残儿童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婴儿安全岛、居家养育基地、孤残儿童特教学校、康宁医院脑瘫儿童病区先后建成,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全市累计募集慈善捐赠款物和项目费用1.84亿元,支出1.62亿元,广泛用于慈善救助活动,救助困难群众约41万人次。

  全市服务场所达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到301个,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27个;社区惠民项目建成5939个,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全体社区居民;建成三社联动试点社区100个,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服务迈开探索性步伐;建立了太原市志愿者网络平台, 89650人、 1365个组织登记注册,志愿服务时长达27680个小时。

  此外,我市新命名街(路、巷) 215条,新设立地名标志1708块。流浪救助四级救助网络逐步完善,在全市1700多个社区(村)设置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点”,共实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9494人次,其中包括流浪未成年人219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