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减贫目标任务方面的自查报告

11.11.2014  19:19

              今年以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14]28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扎实抓好以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动力就业培训、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机关定点扶贫和实现47万贫困人口脱贫等扶贫开发目标任务。为确保完成好上述目标任务,省扶贫办在年初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各市、县,并专门下发文件,从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工作举措等方面逐项进行细化落实,采取召开现场推进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实地调研督查等措施扎实推进。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年47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可圆满完成。
              一、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今年以来,我省重点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具体进展情况是:一是全面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经国务院扶贫办核定我省农村贫困人口为329万,贫困村数量为8468个。省扶贫办及时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规模分解下达到各市县,在此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山西省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举办了市、县扶贫办主任、市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联席办主任、市委下乡办主任参加的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培训班,全面部署并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目前多数市、县贫困户识别工作基本完成,贫困村识别工作已进入审核认定阶段,预计6月底前贫困村识别工作全部完成。7月底前完成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责任工作,8月底前完成数据录入,10月底前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网络试运行。围绕扎实推进这项工作,省扶贫办成立了王立伟主任任组长,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在阳曲等3个县的9个贫困村开展了建档立卡试点工作;安排了1500万元的建档立卡工作专项经费;同时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00万元,支持对建档立卡工作好的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激励各地搞好建档立卡工作,探索积累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经验。从6月份开始,在全省扶贫系统组织开展“走百村、进千户、访万人”大调研活动,集中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逐村逐户分析致贫原因,研究提出精准扶贫的思路和对策,有效指导和推进了各地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二是健全完善了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按照中央提出的在贫困村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要求,今年省委将参与包村增收领导干部扩大到本科院校、其他事业单位、省管重要骨干企业主要领导,扩大到市、县两级四大班子成员,扩大到省直重要职能部门副职,全省参与包村增收领导干部达到万人以上,实现了贫困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全覆盖。前不久,我们以山西省干部下乡驻村活动联席会议文件,对全省近年来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效果进行了通报。目前新参与包村增收领导干部也已全部落实包扶村。近期内将召开包村增收活动视频推进会,进一步安排部署并全面启动新参与包村增收领导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全省机关定点扶贫在包乡包片基础上,配合村委会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和到村到户帮扶工作,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3月13日,全省召开机关定点扶贫动员培训大会作了安排部署。3月20日前,省、市、县三级9519支工作队、2.7万名工作队员已全部进驻贫困村,按照实施精准扶贫要求,通过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等措施,做到扶贫开发“工作到村,帮扶到户”。
              二、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减贫任务
              围绕全年完成47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推进举措,扎实开展各项扶贫重点工作。具体进展情况是:
              (一)坚定不移推进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和达产达效,坚持完善示范带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考核激励和精准管理“五位一体”的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实现全省经济“止缓、回稳、促增”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举措,推进这项工程取得新的进展。截止目前,58个贫困县开工建设项目达到233个,总投资799.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1.78亿元。其中2014年度完成投资64.6亿元,占到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0亿元的36%。这方面,我们一是抓好新增3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落实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实现全省经济“止缓、回稳、促增”的安排部署,今年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年度投资计划新增30亿元(由150亿元增加到180亿元),并将逐月投资完成情况纳入省重点工程统计范围。为此,省扶贫办与省国资委协作配合,召集14户省属国企董事长、总经理,专题研究部署加大投资力度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并将新增30亿元投资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二是落实完善了各项支持政策。省扶贫办专门发文,明确支持百企千村项目推进的有关政策和具体的申报程序。推动落实省级保障百企千村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政策。目前,项目贷款摸底和贴息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全年5万人的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任务分解到各市县,现在已经有69个企业,对1万多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三是积极推动大企业大项目对接合作。组织省农科院、省旅游局、山西农大等部门,设计推出114个项目、总投资376亿元的“项目菜单”,并向企业进行了推介。组织各地发动省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扶贫龙头企业联系引进省外知名企业,在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抓好督促推进的同时,及时通报各地引进省外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情况,并将引进省外企业情况作为对各市、县进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宣传推广汾酒集团与山西万通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在交城县建设吕梁雪龙黑牛园区的做法,创新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促进大企业大项目对接合作。四是加大督导推进力度。省扶贫办先后三次深入各地督导推进项目实施。特别是5月中下旬,与省国资委配合,集中力量对省属国企产业扶贫开发项目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企业抓住目前施工的黄金期,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工程实施进度,确保52个产业扶贫项目年内全部开工建设。五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支持。抓住国务院扶贫办改革扶贫资金分配方式的政策机遇,将支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作为制定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工作方案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74亿元的申请方案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务院扶贫办。
              (二)扎实抓好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去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为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了数以万计不离乡土的就业岗位。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稳定就业为核心,依托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创造的就业岗位及其他就业岗位,组织企业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力量,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确保每年有5万名以上的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这方面我们一是加大就业培训补助力度。省级将以往每培训1人补助500元,提高到就业培训1名男贫困劳动力补助1000元,女贫困劳动力补助1200元,在资金补助和任务落实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二是创新就业培训工作机制。实行培训资金补助与稳定就业相挂钩,能不能享受就业培训补助,主要看是不是真正稳定就业。3月13日,省扶贫办正式下发《山西省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全年5万人的就业培训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县;4月上旬,组织市、县扶贫办主任和78个企业负责人举办了两期政策辅导和专题培训。目前,各市、县和相关企业就业培训工作已经有序展开。此外,今年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扩大试点工作范围,帮助贫困村新生代劳动力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实施教育扶贫“万人助学”工程,今年计划扶持考入大学贫困生4587名;扶持中专和技校贫困生6001名,高中贫困生6329名,教育扶贫当年受助生规模达到16917人。目前,首批资助4000名贫困大学生预算计划已经下达,第二批资助587名贫困大学生计划正在履行报批程序,资助费用确保在秋季入学前发放到位。
              (三)加大力度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省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列为今年新启动实施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我省新安排1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前,10万人的任务已经全部安排下达到各市、县,各地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抓紧开工建设。这方面,我省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城镇化建设、旧村开发利用和完善社会保障“四个结合”的原则,一是结合城镇化建设创新搬迁模式。省扶贫办围绕实施精准扶贫、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参与移民搬迁和支持移民群众发展后续产业进行了集中调研。各地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主,因地制宜实施县城周边建设移民新区集中安置、城郊或中心镇配套产业开发建移民新村、中心村就近安置和群众自主分散迁移的搬迁模式,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二是加大产业开发支持力度。各地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同步配套产业开发措施,同步落实移民增收就业门路。鼓励企业结合产业开发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带动搬迁群众多渠道增收脱贫。今年新增省级财政扶贫资金8400万元,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开发奖补。三是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用地机制。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各地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土地复垦、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等政策资源,解决移民搬迁建设用地。四是多措并举减轻搬迁群众负担。支持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增加扶贫搬迁专项资金。支持县级强化资源整合和资金打捆使用,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投入。明确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置移民搬迁人口的,节余建设用地增值收益要大部分用于补助搬迁贫困户。
              三、强化扶贫资源整合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我省围绕强化扶贫资源整合,形成扶贫攻坚整体效益,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扶贫开发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采取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的办法,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组织开展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回头看、办好农村“五件实事”基础上,决定七年时间筹资1000亿元,进一步启动实施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为主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这些工程的持续扎实推进,将从更大程度上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二是整合调动行业部门力量,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攻坚。今年我省决定采取部门牵头负责、分工协作模式,依托省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和省国资委等行业部门,积极协调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和相关行业部门在资源配置上重点支持,在吕梁山片区大宁等6个县实施果畜结合产业开发项目、太行片区天镇等3个县实施畜蔬结合产业开发项目,进一步支持连片特困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三是不断改进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出台重点工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申报、审核程序,明确资金使用管理的责任、方法和要求。严格实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和提款报账制,增加扶贫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对片区扶贫开发等涉及资金量大的项目,试点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引入专业机构和单位等第三方参与验收评估;实行项目资金绩效保证金制度,探索建立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与资金安排相挂钩的奖惩激励机制。对整村推进、到户贷款贴息、教育扶贫等村到户到人项目,明确要求必须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积极探索扶贫资金到村到户机制,提高了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2014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安排到省和省级预算安排扶贫资金情况,截止目前,今年全省扶贫资金总量为146653.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84733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61920.5万元。共安排20类23个项目,其中继续安排的有17个项目,涉及资金116613.42万元,新增项目6个,涉及资金22040.08万元。现已安排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78241万元,占资金总量的53.35%。今年在扶贫资金安排上,一是优先保障扶贫攻坚项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66亿元,用于百企千村产业扶贫项目贷款贴息;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亿元,支持10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增8400万元对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开发给予奖补支持。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00万元,支持5万名以上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千村万人就业培训。从下半年中央新增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吕梁山6县果畜产业及太行山北麓3县畜蔬产业开发项目。二是重点支持开展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今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省完善建档立卡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安排精准扶贫试点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建档立卡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开展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切实增强扶贫资金的针对性。三是试点财政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扶贫开发。为发挥财政扶贫资金放大效应,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扶贫开发,在总结我省扶贫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做法,学习借鉴兄弟省区经验的基础上,最近计划启动开展试点工作,采取财政扶贫资金切块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每县投入1000万元,其他贫困县每县投入500万元,专项用于金融机构扶贫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偿金办法,撬动银行贷款支持扶贫开发,降低贫困户贷款准入门槛,解决产业扶贫融资难问题。
              四、关于贫困县考核机制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激励和导向作用,把考核激励作为整体推动各地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手段,着力引导贫困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这方面,一是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重点工作列入市、县和省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量化考核、兑现奖惩。二是按照中央提出的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工作成效转变的要求,我省去年出台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的办法,其中36个国定贫困县列为C类,重点加大农民增收考核指标权重(赋分为5分,比A、B两类高出1分)。今年,省统计局已同意省扶贫办意见,建议省政府将“减贫人口”列入C类县考评指标体系,分别将“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三项指标权重从3分调为2分,增加“减贫人口”一项,权重3分。三是对各级扶贫部门工作实行“双百分”考核办法,既考核贫困人口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等综合指标,也要考核各项扶贫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日常扶贫工作管理情况。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要与扶贫资金分配相结合。下一步将建立完善扶贫开发考核激励机制,对扶贫工作实行量化考核,排名落后的,分别实行约谈、通报和问责制。对增收幅度大、减贫速度快、扶贫成效明显的县,加大扶贫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对扶贫工作扎实,发展势头良好,脱贫摘帽的县,2020年前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变。
              五、问题和建议
              一是建议加大力度协调推动省属国企加快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进度。从百企千村产业扶贫整体进展情况看,省属国企由于转型投资农业开发有一个熟悉过程,参与产业扶贫方式上也有一个探索过程,在推进项目建设上进展较慢。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对投资产业扶贫造成一定困难。目前在省委省政府有力推动下,省属国企积极调整产业扶贫思路,采取股份合作等方式抓紧推进项目建设并取得明显效果,但与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省政府加大力度协调推动省属国企加快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是加大力度推动有关部门支持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困难是制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的最大难点。由于用地指标审批困难,一些地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不能按时开工,直接影响工程顺利推进。建议省政府协调推动国土部门在安排下达和使用年度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时优先支持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用地。
              三是建议切实加强各级扶贫机构队伍建设。扶贫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强、协调量大的工作。现在各级扶贫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但在机构队伍建设上却存在明显差距。全省58个贫困县中,有41个县的扶贫机构编制在10人以下,其中10个县的扶贫机构编制不足6人。建议各级政府在机构编制总量不增的情况下,采取部门调剂编制,遴选专业人员的办法,解决好扶贫机构人力不足问题。
              (以上内容为6月份我办落实省政府相关要求的自查内容。)

责任编辑:刘振刚    审核:刘振刚    审定:张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