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

24.04.2017  21:0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现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有关情况做汇报,请审议。

    一、总体工作情况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2025”工作。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规模快速扩大,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年均9%的增速,成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2015年“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11个专项规划指南,推动出台一批配套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或行动纲要,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为全国GDP实现6.7%的增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成立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细化落实行动方案,开展专项督查,2016年度化解粗钢产能6500万吨以上和煤炭产能2.9亿吨以上,超额保质完成年度目标,职工安置总体平稳有序,奖补资金拨付基本到位。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大力推动行业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有效提升,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在增效益促转型、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改善预期和稳定信心、防范经济社会风险、探索长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成效逐步显现。

    二是促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取消、减免涉企行政收费加强银企信息共享,引导金融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稳妥推进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完善产业链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玻璃门”、“天花板”等各种隐性壁垒。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双创平台。在6省(市)建立担保代偿补偿机制,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补齐实物产品质量短板。组织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改善行业生态,提振消费信心。核定23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发布55项消费品国家标准和208项行业标准。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兼并重组和质量追溯。

    (二)先进制造业发展和新动能培育取得新进展。

    一是深入推进工业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完善制造业标准体系和创新网络,推动国家和省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广泛吸纳高校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按照“公司+联盟”的市场化模式运作。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在筹建,各地也培育建设了19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要素资源,把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成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的重要载体。

    二是不断夯实工业基础能力。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短板,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在一些重点产品和工艺上取得积极成效。

    三是扎实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本着“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启动81个试验验证项目研究。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初步摸底,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把装备升级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积极推动重大装备产业化,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成功组建,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C919大型客机即将首飞,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水,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完成世界首次420km/h交汇试验。

    五是深入推进绿色制造。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44个京津冀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动创建51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出台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对20个省区市开展节能监察专项督查。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下降5.47%,用水量同比下降6%。

    (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新成效。

    一是完善技改升级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我国人才资源优势。印发《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发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和先进产能比重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2%,锂离子电池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合金与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实现产业化,石化重大装备、高速动车组、数控机床、智能仪表、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

    二是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工业领域。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把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专项督查整改,指导地方改进工作。从2010年至今,我国工业投资规模从13万亿元增长到22.8万亿元,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79.5% 增长到82.5%。

    三是不断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三大区域战略,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力求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按年度制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形成因地制宜、区域联动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四是打开制造业“走出去”新局面。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德、美、俄等的战略对接与产业合作。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以终端产品产能合作、重大工程总集成总承包等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进技术标准、配套服务等体系化、集群化“走出去”。妥善应对钢铁等产业贸易摩擦,维护我国制造业企业权益。

    (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和各方努力,互联网已广泛融入研发设计各环节,关键产品和装备智能化步伐加快,2016年我国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61.8%,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8.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33.3%。一批基于新应用、新模式的融合发展新业态加快涌现,做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顶层设计。

    二是不断提高军民融合水平。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推动军民资源互动共享,持续推进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布年度“军转民”、“民参军”目录。2016年“军转民”目录囊括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6个领域160项先进技术,“民参军”目录包括了指挥控制等14个重点领域155项技术和产品。举办首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启动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引导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和水平。引导和支持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加快发展。

    我国制造业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体特征是大而不强,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仍未根本扭转。具体表现为:一是创新能力整体偏弱,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二是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四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待深化。五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广度、深度不够。

   此外,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当前制造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成本上升构成了制造业发展的现实挑战。资源环境、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价格不断上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任重道远。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制造业格局中面临高端回流和低端转移的“双向挤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重振制造业,抢占发展先机。不少新兴国家也把发展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转变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面临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多重挑战。能否顺利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变,使制造业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需要坚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始终坚持发展制造业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利用好制造业既有基础和优势,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更高层次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推进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和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积小胜为大胜。

(一)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

一是提振有效投资。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下决心采取综合性政策举措,改善民间投资环境,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充分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实施新一轮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二是降低企业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土地供应制度,支持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用工和物流成本。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三是改善投融资环境。落实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支持,探索新的制造业投融资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减少制造业外资准入的限制性措施。四是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分业施策,统筹“走出去”与国内产业有序转移。动态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和有关目录。

(二)加快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去产能。坚持市场经济原则,提高政策的精准度,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市场出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去产能目标为钢铁5000万吨左右,煤炭1.5亿吨以上。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实施好钢铁、煤炭行业“僵尸企业”重组处置工作方案。鼓励优势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实现一批重大装备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发挥产业政策促进竞争功能,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新材料、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发展壮大。加快新技术商业化应用推广,积极培育新兴市场,推广新型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三是全面提高消费品质量。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打造“百年老店”。提高质量标准,加快建设质量品牌专业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研究完善招投标制度,遏制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四是优化生产力合理布局。实施“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深化“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产业示范区建设,引导地方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三)补齐科技成果转化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缺失问题,形成高效立体的创新体系。培育创建新材料、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化布局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继续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启动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强化专项衔接统筹。实施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数字诊疗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一批重点专项。三是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各项配套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体系。继续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等。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知识产权合理布局。四是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五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年度计划,对接制造强国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加快经营管理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推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强化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支撑能力,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和智能装备在企业的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集成应用。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二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大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及电信运营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培育推广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三是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制定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改造提升传统网络,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积极推进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发展。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四是着力提升工业信息安全水平。加快构筑完善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管理,实施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指导企业开展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 马冬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