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比赛更好看
——透视第十三届全运会改革探索之一
进入火热的7月,第十三届全运会19个群众比赛项目决赛全面展开,8000余名业余选手在首次为普通群众搭建的全国顶级竞技平台一展身手。“全民全运”的改革将给已有58年历史的全运会带来哪些改变,能否借此带动全民健身的发展?未来的一个月或许是最佳的“考察期”。
回归全民大势所趋
自1959年首届全运会举办以来,全运会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创办之初,全运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统筹全国体育资源和力量,调动地方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国际重大比赛中争取好成绩,为国争光,展现国家实力,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随着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全运会与奥运会的结合愈发紧密。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全运会由奥运会前一年举行调整到奥运会后一年举行。从1997年开始,全运会设项开始与奥运会看齐,仅保留武术、棒垒球(2008年后暂别奥运会)等极少数非奥项目。全运会由此变得愈发突出竞技属性,成为奥运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全运会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以奥运和金牌为单一评价模式的运行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过去几届全运会,由金牌负载的过度利益导致的负面新闻时有曝光。体育学者卢元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运会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体育系统内部,体育是与全体人民息息相关的事情。要意识到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不能简单割裂,全运会才能找到新的坐标。”近些年来,“全民全运”的呼声日隆,全运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由此,第十三届全运会诸多项目向大众打开了大门。
赛事定位仍需明晰
从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全运会正试图把高水平竞技和大众参与“嫁接”在一起。19个群众参与的项目“登堂入室”,来自天南海北的体育爱好者在全运会的舞台上一展身手,收获属于自己的骄傲与快乐。“我要上全运”,广大体育爱好者用这样的口号,表达出对全运会的向往。
不仅如此,第十三届全运会在游泳大项的3个小项上也向业余选手开放,田径、游泳、体操、乒乓球等26个大项都接受全世界外籍华人、华侨中的高水平运动员报名参赛。对此,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说:“这种改变初衷非常好,以前高精尖的比赛也开始接地气了。但也要注意具体如何操作落实,专业和业余运动员的身份问题怎么区别清楚,比如曾经有过体校训练经历,没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省体校不合格退回来的,这样算不算专业运动员?”在今年4月底进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首个群众项目决赛马拉松比赛的报名阶段,便有一名选手在公示阶段被发现有专业注册经历而被取消了报名资格。
此外,群众项目的大量加入,让全运会的定位也开始变得模糊,任海说:“全运会是服务于奥运争光,还是要兼顾全民健身?高水平专业运动员和业余选手的参赛目的不同,一个是要出成绩,要表现;一个是参与,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全运会的定位和价值如何体现发展需求和时代特色,构建以新的发展理念指导的赛事体系,应该仔细考虑。第十三届全运会迈出了积极的脚步。”
积极融入发展潮流
近年来,除了项目设置改革,“全运瘦身”的呼声也非常强烈。如今,从4月开始的各类群众项目比赛,进一步增加了主办方的压力。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在不增加人数、比赛时间和场地设施的前提下,也已将除柔道、小轮车外的所有东京奥运会新设小项列入比赛日程,这些都考验着东道主的赛事运行能力。
从发展的角度看,第十三届全运会的种种改革举措,有利于改变过去的“高冷形象”,让全运会真正走进大众,有利于全民健身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中国体育的项目布局,让体育发展更多元更丰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各地体育部门的政绩意识,推动良性竞争。率先展开的马拉松群众项目决赛经过严格的成绩筛选后仍有4000多名业余选手跻身决赛,乒乓球、羽毛球以及气排球等群众项目的预赛空前火爆,既印证着全民全运的必要,也折射出全民健身的巨大潜力。
实际上,放眼当今国际体坛,“接地气”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冬奥会的项目调整,一个主导思路就是增加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如冲浪、轮滑等,力图扩大参与面,吸引更多人投身运动之中。当不再仅仅围绕“奥运争光”,而是以积极求变的姿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全运会一定能开掘更富生机与活力的发展动力。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