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如何接地气?太原标准化菜市场低价又放心
核心阅读
菜市场是美食的集散地,也可能成脏乱的代名词。如何建设好与城市气质相匹配的菜市场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升级,一些传统的大型菜市场逐渐退出中心城区,菜市场如何建设成了不少城市要面对的问题。
菜市场体现着城市居民的市井情怀,建好“家门口的民生工程”,能带给市民实打实的获得感。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做法:深圳市流动售卖车以及O2O模式的运用,让市民下楼就能买到新鲜蔬菜;太原市标准化菜市场,提供市民舒适消费体验;昆明市“最便宜的农贸市场”搬迁新址后,仍维持着高人气。平价又放心,这些菜市场是如何做到的?
平价售卖车
“放心菜”送进千家万户
“您要的土豆、番茄还有油麦菜。”在深圳市福田区商报东路,售货员徐师傅把一袋新鲜的蔬菜从“车”里拿出,递到梁阿姨手上。“货车也能卖菜?早些年我们都没想过,但现在都习惯来这买。”梁阿姨光顾的,是“鲜品300”平价农副产品流动售卖车。
这样的售卖车在深圳各大社区随处可见。白色的车身、宽阔的货仓,停下后打开侧面的仓门,支起小篷子,就成了一处“门店”。每天早晨,客人络绎不绝。“这里比超市便宜些,又比菜市场卫生。”梁阿姨说。
“鲜品300”农副产品流动平价商店项目启动于2011年,是深圳市保障农产品供应、平抑物价的创新举措。项目共投入300台流动售卖车,覆盖全市900个社区网点。
为达到“抑制物价”的目的,“鲜品300”由具有国资背景的深圳市农产品公司作为执行主体,并由其下属的深圳市中央大厨房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经营。
“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将平价生鲜农副产品零售门店‘装’到车上开进千家万户,这种做法在国内尚属首次。”中央大厨房运营总监黄伟东表示。
据介绍,平价售卖车按照深圳市政府承诺的价差幅度,肉禽蛋商品价格比超市、农贸市场便宜5%,粮油商品便宜8%,蔬菜便宜约30%。
“除了平价,安全也是我们的一大特点。”黄伟东说,相比超市,流动售卖车没有中间商、没有场地支出,成本更低。而作为深圳市的“菜篮子”工程,“鲜品300”可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管控,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尽管“鲜品300”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市民对居住、出行环境要求的提高,“鲜品300”街边摆摊的模式,也遭受了一些质疑。
“我们也在大力推动转型升级。”黄伟东说,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平价的“放心菜”,“鲜品300”从启动之初,就开始探索O2O模式。“我们要充分发挥流动售卖车的机动优势,通过O2O将服务面积最大化,让尽可能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优质、平价的‘放心菜’。”
如今,流动售卖的每台车、每个网点,都可以作为“鲜品300”网上商城的服务点。“顾客网上下单后,第二天到货,我们车上就能提货。”徐师傅说。
标准化菜场
让蔬菜低价又放心
山西太原市南屯蔬菜批发市场,和人们印象中的菜市场不太一样。
市场外的广场上,电子屏清楚地显示着当天市场的菜价行情,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宽敞的通道,通道上方是醒目的红字“蔬菜区”“水果区”“调味品区”。任意走进一个通道,两旁的摊位按照统一长宽要求,整齐地排列着。
物业保洁车在来回清理,地面“标配”的防滑地砖上,很难觅得一片烂菜叶子。顾客虽然川流不息,却井然有序,丝毫不觉得拥挤。消费者任书云第一次来时就感叹:“这简直就是个巨型蔬菜超市!”
5年前,太原市就开始了标准化菜市场的建设,如今在全市6区已经建成40个的基础上,仍在不断推进。“场地建设、设施设备是硬条件,这是建设标准化菜市场的必要保障。”太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外部环境,商品管理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太原标准化菜市场试点“一票通”制度。所谓“一票通”,是指将农产品供货商的销货凭证、销售台账与零售商的进货凭证统一,食品供货商只需要填写一次票据,省去了多次填写的麻烦。同时,凭借它还可以直接追溯到供货商,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把控。
“当然,也不能光靠‘一票通’,定期的抽检是必须的。”太原市万柏林区食药监长风西街站长鲁靖介绍说,“我们现在和市场合作,配备了专业的人员设备,建设了快检室,农产品农药残留指标等得以有效检测。”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健康意识的提高,路边摊的蔬菜质量难以满足需要。现在市场里已经部分开设了蔬菜直销专柜,菜农的产品绕过经销商直接进入市场,对于拉低菜价很有帮助。”鲁靖说。
大农贸菜场
留住最传统的味道
周末一大早,云南昆明市民张大妈就拖着买菜车赶到五里多农博广场。“我是专门坐车过来的,这里的菜品新鲜,种类又多,价格比有些菜贩子的批发价还便宜,来一次可以给家里买上好几天的菜。”
玉米1元一公斤、西红柿2元一公斤、土豆5元三公斤……进入五里多农博广场,各式各样的蔬菜让人眼花缭乱。在自己熟悉的区域转上一圈,张大妈很快就满载而归。
昆明五里多农博广场的前身是东站农贸市场,因为价格便宜而被昆明市民熟知,市场每天平均涌进四五万人,被称作“昆明最便宜的农贸市场”。市场搬迁之后,新市场依然维持着过去的平价、新鲜,作为昆明最具代表性之一的菜市场,菜品“便宜”自有其秘诀。“作为管理方,市场对商户收取的摊位费并不高,低价格带来了人气,人气又可以让商户实现薄利多销,从而保证菜的低价销售。”市场管理方云南建筑机械厂厂长朱良告诉记者。
“我们卖菜从来不剩。”菜贩老李住在昆明周边县城,从村里收菜来贩卖已有好几年,“卖够了成本价,剩下的菜给点钱就卖。”
“大农贸市场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品种齐。仅是蔬菜的叶菜就有36个大类、数百个小类,像一个蔬菜‘博物馆’,这也决定了菜市场不同于普通的生鲜超市。”朱良告诉记者,新市场一方面通过量大、价低维持人气,保持高流量;另一方面还将通过设置专门区域,为优特产品提供销售平台。
据介绍,新市场与云南各州市签订协议,设立高原特色农产品平台和滞销农产品平台,为各地有特色的农产品和滞销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前段时间楚雄玉米滞销,我们帮他们进行售卖,既可以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又可以让市民们买到价廉物美的农产品。”
“我们还是会一直保持住传统的菜市场风格,而不是完全向超市模式转变。”朱良说,“传统菜市场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市井情怀,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展现更多的云南特产和特色小吃,留住最传统的云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