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岂能为某人量身定制
新闻背景:
广西人社厅前新闻发言人指出,报考条件要求过细,为“萝卜招聘”留下空间,“广西某市招聘一个人,不仅限定专业,还要求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硕士,这个条件一卡,就剩某局长的女儿一个人符合。我们对此事进行了严肃处理。”(5月5日《中国青年报》)
评论员声音: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除虫剂”,追责是最好的“警示灯”。用好“两剂一灯”,才能防止“条件一卡就剩局长女儿”的招聘再次出现。这既是维护招考公平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
条件一卡就剩局长女儿,这样的招聘显然是在糊弄人,可糊弄了哪些人呢?
糊弄报考者。说到招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平”二字,没有公平的招聘,必然遭到口诛笔伐,必定没有公信力和生命力。然而,报考者哪里知道这是“萝卜招聘”,看到招聘启事出来,招聘岗位还行,于是马上报考,殊不知这完全是“陪婆”的。
糊弄招聘者。任何招聘单位都想招到好的人才,宁缺毋滥是很多单位的招聘原则。好不容易组织一次招聘,居然是“萝卜招聘”、量身定制。如果招聘单位本来就这么想的,那这样的招聘已经失去意义;如果招聘单位事先不知情,那肯定是被糊弄。其实,不管招聘单位是否事先知情,量身定制的招聘对招聘者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嘲讽。
糊弄与招聘有关的所有人员。要招聘,就要出考题,就要考试,就要阅卷,就要公布成绩,就要面试、考察和录用等。而这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些人,但这些人实际上都围着一个人转,而他们并不知情。待到这些人知道实情后,除了一声叹息,一般也不会或不敢声张。
条件一卡就剩局长女儿,这样的招聘不仅糊弄人,而且违规违纪违法。在从上到下讲规矩、讲纪律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这种招聘实在打眼而又不合时宜。杜绝“萝卜招聘”,首先要把招聘全流程晾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其次要严格执行相关回避制度,对违规违纪违法者作出严肃处理,使制度发挥真正的震力;再次要加强事前、事中尤其是事后监督,不要招聘一完就万事大吉。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除虫剂”,追责是最好的“警示灯”。用好“两剂一灯”,才能防止“条件一卡就剩局长女儿”的招聘再次出现。这既是维护招考公平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