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办主任教你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2018年,山西省将迎来“新高考”。“新高考”的走向如何?不仅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4月25日,山西“高考改革、招生录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孝义市举行。
论坛上,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双虎、忻州招办主任樊刚峰、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院长袁群芳等均做了主题发言,详细解读了高考改革政策,为各地市招生部门和各中学提供优质的信息和服务。
此次论坛架起了地方、中学、大学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搭建了高中、高校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应对高考改革、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全省教育事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论坛上,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双虎表示,“新高考”将打破唯“分数论”,不再“一考定终身”,取而代之的是以对学生综合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
忻州市招办主任樊刚峰对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做出了详细解读。樊刚峰认为,填报志愿首先应读懂“招生章程”。高校招生章程不同于招生简章,是高等学校依据我国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要求制订的,是高校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招生章程还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
招生章程怎么看
首先看高校情况。解读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哪些专业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通过这些,考生就可以对想要了解的高校有个大致的认识。
例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虽然有独立代码,但分校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仍由山东大学统一颁发。
其次看加分政策。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不少高校在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但在录取时,却按照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也就是说,提档时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专业录取时,很多高校是按考生实考分算,加分不起作用。
例如南开大学对于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规定的加分政策,按当地政策提档,但是安排专业的时候则是看实考分数。又如北京大学在提前批小语种专业录取时按投档分提档,但按实考分录取专业,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不调剂,录满为止,实考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的考生予以退档。
再次看投档比例。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省招办,即“退档”。教育部规定,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现大多省份都已实行平行志愿,院校提档比例一般会超过100%,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还是会有被退档的风险。
四看专业录取原则。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仔细研究章程中的专业录取规则,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如南开大学的录取原则是总分优先,专业之间没有级差。就是说将录取范围内考生按照总分排队,当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时,则看是否达到了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依次类推,直到录取到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而如北京邮电大学安排专业时,专业志愿间分数级差为:第一和第二专业志愿间、第二和第三专业志愿间级差均为1分,其他专业志愿间级差为0。当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将考生成绩减去相应分数级差值,考虑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
五看单科成绩要求。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几种方式:1.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2.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外语类专业对考生英语成绩的具体要求,经济学类专业对数学成绩的具体要求等。3.总分相同且填报专业相同的进档考生分配专业时,看某一科成绩优先排序,
六看身体条件及其他要求。高校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招生院校直接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依据,另一种是招生院校会参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授学校的性质、特点,对考生身体素质、生理条件作出补充规定。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院长袁群芳向与会者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作为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为母体举办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实施本科学历教育,开设有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七个学科门类3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在太原理工大学有硕士点支撑,13个专业有博士点支撑,电气、土木、建筑、机械等达半数专业是山西省品牌专业。现有在校生12000多人,享受和“211”高校学生同样的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据悉,目前学院采取“2+2”的办学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孝义校区,大三、大四在太原理工大学老校区,未来的孝义校区,将建设成为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可容纳16000名学生的现代大学新区。
“今年,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院主动调整专业方向,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太原轨道交通发展人才短缺的现状,学院积极申报并获批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自动化与控制等四个专业方向,并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开展相关专业合作项目,提升专业水平,力争通过专业方向的及时调整,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袁群芳介绍,在“2+2”的整体构架下,学院将不断充实硬件、软件、校企合作、专业方向四个支撑条件,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今年还将探索“订单”模式和“3+1”模式,由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人才的高端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