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攻克“硬骨头”吕梁山太行山扶贫开发纪实

22.12.2015  10:46

              “山西小康不小康,要看太行和吕梁。”记者近日在两大连片贫困区采访发现,当地一些贫困县依托地方特色发展产业,有效破解产业扶贫精准“落地”难题,同时,通过统筹整合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和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两支力量,开创了“精准扶贫”新局面,奋起拿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干部扶贫“四法联动” 真扶贫、实扶贫、苦扶贫
              为摸清贫困底数、原因和帮扶需求,山西自2014年开始对全省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共识别出贫困村8060个、贫困人口329万,主要集中在西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和东部太行山干石山区。
              山西以两大连片特困区为主,组织数万名机关干部对口帮扶。各个贫困县通过领导包村、工作队驻村、派驻第一书记、党员干部帮扶“四法联动”,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干部“全覆盖”,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精准扶贫。
              记者走访了10多个贫困县发现,广大扶贫干部不再搞简单发钱、发物那套“应景式”的扶贫,而是立足长远,更多在扶观念、扶能力、扶产业等方面下硬功夫、苦功夫。
              “农村老人、妇女多,种地困难,我们在村民的支持下坚持走‘土地入股,全村合作’、共同脱贫的路子,已经带动12个村成立了合作联社。”山西省宁武县东庄村第一书记孟永华说。
              以下余庄村为例,村里58户农民将170亩地通过入股成立了合作社,14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新品种,20亩试种藜麦,10亩试种籽粒苋牧草,扶贫效果十分明显。
截至目前,山西省万余名包村干部帮助贫困村引进帮扶资金139.9亿元,新上项目3.73万个。许多贫困农民向记者反映,现在帮扶干部很辛苦,不搞花架子了,跑得勤,坐得住,实实在在带着我们奔小康。
              群众“点菜”兴产业 “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产业薄弱,是贫困地区的“软肋”,培育富民产业,就是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的内生动力。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地方把产业扶贫和“一县一业”相结合,政府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列出产业“菜单”,由群众决定扶贫的产业项目。
              在岚县王狮乡石桥村,村民冯春旺说:“过去我们地里种什么是领导说了算,今年、种核桃、明年栽红枣,走了好多弯路。现在由我们自己做主,大家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过去,一些扶贫项目由于不接地气,导致群众参与意愿不高,最终发展失败。如今在岚县、五寨、永和等许多贫困县,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点菜’,依托地方特色发展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脱贫的积极性。”山西省扶贫办副主任郎作仕说。
              隰县地处吕梁山南部,土地零散瘠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像个“紧箍咒”一直扣在头上。为扶持香梨产业,隰县每年财政出钱为果农购买“玉露香”梨树苗,并拨出120万元对农户进行补贴。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目前隰县梨果总面积达到35万亩,果农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成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如今在吕梁山地区,吉县、隰县、乡宁等地的梨果、沿黄六县的红枣,都已颇具规模,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致富产业;而在太行山一脉,左权、平顺的核桃,壶关、陵川等地的药材,也实现了连片发展,成为农民就地脱贫的重要动力。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打造贫困地区致富“酵母”
              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表明,越是贫困的地区,往往越是金融的“盲区”。一方面农民贷款难、贷款贵,扩大再生产或转变生产模式缺乏资金;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金融服务供给不足。
              记者走访临县、岚县、五寨等多个贫困县发现,贷款难的问题在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山西省于2014年底启动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为每个贫困县注入风险补偿金50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按照8倍以上发放贷款,为贫困农户注入了发展生产急需的资金血液。
              吉县兰村村民张白锁被选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签约户后,很顺利地从信用社贷款10万元。张白锁说:“连续四五年了,我们这片总有自然灾害,尤其是雹灾,损失很大,这10万元的信用贷款就是我们延续发展的‘救命钱’。”
              据统计,截至6月底,山西省58个贫困县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6.4亿元。其中面向贫困户的“富民贷”累计发放贷款5.08亿元,面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企业及项目的“强农贷”累计发放贷款1.32亿元。
 

责任编辑:赵怡敏    审核:赵怡敏    审定:曹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