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扶贫干部范先红:把自己当成村里人

30.05.2018  17:59

范书记来了,真是咱村民的福气!”这是村妇联主任栗三花对范先红发自内心的评价。

范先红是山西省卫计委生殖科学研究所市场信息部主任,2015年4月被单位派驻繁峙县金山铺乡农发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员,同年8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以村为家,每年驻村超过330天;他千方百计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产业稳定增收;他坚持以“”带民、以“”美村,有力地促进了村风的纯化、民心的凝聚和正气的弘扬。记者随便在村里转了转,说起范书记,村民都说好;谈起农发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都说范书记功不可没。

把自己当成村里人

初到农发村,根本没人搭理。村民普遍认为,省里的干部下来就是走走过场。”范先红说,自己出身农家,对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到农发村的那天起,就决心为老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工作无法开展怎么办?他决定主动出击,找村党支部书记郝长喜沟通,主动入户摸排情况。

76岁的贫困户栗来平老人家,是他走访的第一家。几年前,老人与邻村的一个种植大户因坟地被损发生纠纷,到处上访。县乡也调解过,但由于双方各执一词,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范先红摸清情况后,不厌其烦地登门入户,对双方当事人耐心讲解政策和相关法律知识。逢年过节,他还会买些礼物去看看老人,老人的心结终于解开了,纠纷通过村委会调解圆满了结。

慢慢地,村民开始把范先红当成了自家人,家里有大事小事总想和他唠唠。只要村民有困难,范先红总会尽力帮助解决。一次走访中,他得知贫困户张志刚因车祸导致部分劳动能力丧失,妻子有病,小女儿被开水烫伤落下残疾,日子过得很艰难。2016年范先红帮其申请办理了低保。村里实施能繁母牛养殖项目时,又帮助张志刚贷款买了2头牛。事后,张志刚的老母亲拿着一瓶蜂蜜送到范先红办公室以示感谢。范先红对老人说:“大娘,您家这么困难,帮助您是我的责任,不要买东西给我,我吃不下。

有村民到省城看病,范先红也像对待自家人一样,跑前跑后帮忙联系。为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范先红多方奔走,协调包村单位省眼科医院、省中西医医院等4家单位投资46.9万元建起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并组织包村医院的专家定期进行义诊,使群众不出村就可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他还争取到专项资金10万元,建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三年的扶贫生活,范先红吃农家饭、说农家话、想农家事,俨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和记者的闲聊中,他一口一个“我们村”。范先红说,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把村民当成自家人,才好开展工作。

是咱老百姓的书记

农发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24个山庄窝铺搬迁形成的移民村。全村有417户11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4户425人;有耕地1098亩,人均不足1亩,且均为沙土旱地,群众增收困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发村人致富靠什么?立足实际,范先红和“两委“干部、群众代表一起研究制定出了以挖掘土地潜力为基础,发展能繁母牛带动增收的脱贫思路。

旱地变水地,是全村人多少来的企盼。2016年,范先红通过求助包村单位山西省眼科医院,协调省发改委申请立项了以工代赈项目,打机井3眼,使千余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当年,全村粮食增产42万余斤,人均增收259元。抽水浇地的头些天,几个老人围着水管左看右看,久久不肯离去。

农发村人来自大山,普遍有养殖经验,因此,范先红决定采取“政府 公司 贫困户 银行保险”的模式,做好“”文章。分两批为114户贫困户购牛244头,户均2头以上。“买一头牛8500元,县里补贴2000元,第一书记补贴1000元,天河牧业补贴500元,我们只需出5000元牛就到手了。政府还为牛上了保险,老百姓没有任何风险的。此外,县畜牧局还为每户配套一台铡草机。这牛买得划算。”73岁的老党员贫困户栗二小乐呵呵地说。

今年这些能繁母牛将陆续进入产犊期,保守估计全年可产犊220头,实现产值170多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能繁母牛养殖已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52岁的贫困户张爱生身体有病不能干重活,一家老小的生活就靠妻子在奶牛场挤奶的那点收入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家里养了牛,大小共有9头,这让张爱生一家看到了希望。“只要咱好好干,日子肯定越过越好。真的,为了大伙,范书记跑前跑后,是咱老百姓的书记!”张爱生言语之间满是感激。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现在成了农发村村民的共识。

一封200多人的联名信

2017年6月,我省对“第一书记”进行轮换。8月份,范先红“第一书记”的任期也就到了。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单位领导的电话,让回单位一趟。见到领导后,领导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人写信告你呢!”这让范先红一头雾水。自己没得罪什么人呀,咋会有人告呢?看着一脸不解的范先红,领导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农发村村民得知他们的范书记即将离开,于是200多名村民联名写了一封信寄到省卫计委,希望组织上给他们留下范书记。

200多人的“红手印”,个个都沉甸甸的。“范书记是个好人,他隔三差五就会来家里坐坐,问问有什么困难,我发自内心舍不得让他走。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干部,在农发村这20年来是很少见的。”60岁的张国平老汉就是联名人之一。“我们挽留范书记,是想让他给村里办更多的好事,带领村民致富。”68岁的李志兵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范先红的好搭档、村党支部书记郝长喜也找到县乡领导,希望能够留下范书记。

离开,还是留下?面对村民的信任,当组织上征求范先红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任。

其实,两年来的农发村人生活,离开,他也有许多的牵挂,他还有许多事想做。“村里马上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畜产品交易市场、箱包加工厂等等项目,农发村还会有新变化。”说起今年的打算,范先红意气风发。

农发村,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上访村、贫困村已悄然“蝶变”,成了和谐村、脱贫攻坚的先行村。这些变化,也让村民在家门口拾起了自信。“我家有4头牛,今年卖了牛犊,本钱就可回来了。前三年村里灰塌塌的,现在面貌一新,我心里特别高兴。范书记是真心带领百姓致富的!”栗二小表示,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范先红尽心尽力,无怨无悔。(李海燕 白雪萍)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