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扶贫”助力“精准扶贫”“文化小康”服务“全面小康”

07.03.2016  16:13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所谓“小康社会”,是包括贫困地区的全国人民的小康。它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也是文化上的小康。多年来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科学、合理、完善的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区域及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文化观念滞后、文化产品匮乏、文化生活枯燥。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化扶贫工作。

  做好文化扶贫工作,关键是要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一准二重三精四实”。

  一准,就是扶持对象要准

  目前全国共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700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亟须进行“文化帮扶”,把群众“”文化和政府“”文化匹配起来,继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针对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多民族杂居、少数民族聚居的现实状况,利用现代文化和非遗等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尤其是强化本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特色,打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生机勃勃的当代文化”,扶持引导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二重,就是高度重视“文化造血

  “文化扶贫”,不仅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一个民族的大厦要有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全民素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就能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转化率、利用率,就能推动文化产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贫穷,首先要改变贫穷地区人口的素质、观念,这就离不开文化。只有通过普及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和观念,才能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才能真正达到扶贫致富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文化扶贫”中,通过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组织文化扶贫志愿者、培养当地文化工作者、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使文化的种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精,就是开展“精品扶贫

  “文化扶贫”也有一个“适销对路”“因地制宜”的问题。以前,人们往往会拿些淘汰的东西,拿些旧衣裳、旧书籍送到贫困地区去,现在这样做就不妥了。我认为,“精准扶贫”对于我们来说,也应当是“精品扶贫”,也就是说,我们要用优秀的各类文艺作品去满足贫困地区的文化需求,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教化作用,发挥更强的引领功能。在这方面,以美术馆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国有美术馆和民营美术馆达500余家。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美术馆参观人数为1500万人次,时隔两年就上升到3000万人次。反映出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普及艺术的经典,会迅速提高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我们的传统文学、戏剧、曲艺、电影等经典文艺作品有着广泛的审美基础和需求,如果将它们制成适合传播的文化产品,把经典与公众分享,将会反响强烈,产生极大共鸣。

  四实,就是办实事、求实效

  “文化扶贫”工作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和“”。为此我们一定要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虚功实做”“实事实办”。就美术馆来说,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涉及300多家国有美术馆,现阶段统计,藏品数量近60万件。如果将这些藏品有计划地实施展示传播,其产生的文化能量是可想而知的。美术馆的画库不是冷库,是宝库,要让这些躺在库房的国宝活化起来,不断向人民献宝,真正实现国家艺术典藏为全民共享。

  我们要在“文化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文化服务标准化、长效化的机制建设。二是实行资源整合,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文化资源层层渗透、充分运用到不同规格的活动中,发挥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三是组织专家团到贫困地区进行“经典解读”。四是创新经典资源的数字化文化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文艺经典资源共享。五是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基金立项、吸引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开展普及经典项目。六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将“普及经典”作为“文化扶贫”的任务,作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让我们用文化去“耕种”贫瘠的土地,用文化去“教化”国民,提高素质,用文化服务和文化成果为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